永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购买的濮阳职业技术学院专利“电气元件接线锁紧装置”已派上用场
□记者 杨振东 通讯员 郑少斐 王月超 文图
高校拥有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是高质量专利创造的重要基地。在河南“知识产权强省”战略征途中,全省各地聚焦高校专利技术“转化难”、中小微企业技术“获取难”的“两难”问题,强化高校专利转化,激励推进存量专利落地转化。其中,濮阳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督促指导该市两所高校率先完成存量专利盘活工作,受到河南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表扬。
今年以来,濮阳市采取搭建平台、强化服务、精准对接、营造氛围等举措,扎实推进高校专利转化工作,成功组织3批校企专利转化签约,促进6家企业转化14项高校专利,成效卓著。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高校数量相对较少的省辖市,濮阳是如何取得这一骄人成绩的呢?
短短仨月高校14项专利转给6企业
5月21日,濮阳职业技术学院与濮阳天河化工总厂专利权转化签约仪式在濮阳职业技术学院举行,这是濮阳市校企专利转化第三批签约项目,标志着濮阳市在打通高校与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双向通道、唤醒高校“沉睡专利”上再结硕果。仅今年3月以来,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已向濮阳企业转化专利12项,向外市企业转化专利2项,占该校存量专利比例的14%。
濮阳市首例高校专利转化合同签约发生在3月22日,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将教师陈保山的实用新型专利——汽车机械三角臂总成支撑装置转让给台前县宏伟电器照明有限公司。
4月21日,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张志轩领衔的作物育种团队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濮学花0815”的生产权、经营权、名称使用权成功转让给河南省坔育种业有限公司。现已完成转化协议的签约,转让费全部到账。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校党委委员、副院长郑兆顺介绍,2024年以来,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已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5件,其中专利转化14件,花生新品种生产权、经营权转让1件,相比上一年实现了“转化数量倍增、学校收益提升、转化类型拓展、转化形式多样、转化渠道丰富”的升级转型。
南乐县永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受让专利(通过合同或继承而依法取得专利权)最多的企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该公司董事长赖云河深有感触地说,作为国内较早研制开发空气炮和疏松机的厂家,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技术、人才、产品方面有一定的积累,但研发层级、研发设备、高端人才的短板也逐渐凸显。该公司通过与濮阳职业技术学院的技术合作,购买了该校的“电气元件接线锁紧装置”“一种移动电气柜接地结构”“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减震型液压支柱”“一种汽车机械检测用零件固定装置”“一种汽车机械用底盘打孔装置”和“一种数控车床碎屑收集装置”6件专利,破解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卡脖子”问题,目前已全部应用到生产中,节约成本120余万元,缩短25%研发周期,产品提前2个月上市,对比同类产品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市场销量明显提升,新增产值750余万元。
位于濮阳县的中稹绿探(河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也是专利技术转化的受益者。该公司董事长高海华介绍,在濮阳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的指导支持下,公司与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技术合作,购买了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工程操作台及其控制方法”和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机电一体化的液压夹持装置”,节约成本150余万元,大幅度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缩短30%研发周期,产品提前3个月上市,对比同类产品,竞争优势明显,销势更好,新增产值650余万元。
六项举措助力高校专利转化
短时间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原因何在?记者采访时,濮阳市市场监管局二级高级主办、市知识产权局局长田春英坦言,该局六项新举措助力高校专利转化。
在全省率先完成高校专利盘活工作。为深入贯彻国务院《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2023年底,该局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购买了专项专利信息服务,并开展培训,提前建立了高校存量专利数据库和企业需求数据库。在此基础上,今年3月下旬,濮阳市知识产权维权保护中心集中力量对全市高等院校存量专利、高价值发明专利等情况进行检索和梳理;该局知识产权促进科和维权保护中心专利服务科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深入两所高校现场指导,濮阳在全省率先完成高校存量专利盘活入库工作,得到省市场监管局通报表扬。盘活入库期间,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向企业成功转化1项专利,实现破冰。
多层次开展专利技术供需精准对接。首先,面向全市有知识产权工作基础的企业,发布高校有效专利技术信息。其次,组织县(区)按企业所属领域专业,分类征集筛选专利研发方向技术需求,与高校有效专利进行精准匹配。
举办高校院所与企业专利转化精准对接会。在今年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举办的校企精准对接会上,濮阳职业技术学院现场发布专利技术信息91项,与莱檬生物、中稹绿探、永昌机械3家企业签订专利转让合同9项,有3家企业与高校现场对接定向研发,搭建了校企“握手通道”“直通桥梁”。
征集企业专利技术需求。印发《关于征集科技型企业专利技术需求的通知》,筛选304家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科技型企业,定向开展专利技术需求征集,根据企业需求,向企业精准推介优秀高校专利成果。
举办多期“濮知大讲堂”,开展专利技术转化专题培训。4月25日和6月14日,举办两期“濮知大讲堂”企业、高校专场知识产权培训活动。首期培训邀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审查员高洁围绕高价值专利、如何开展专利挖掘、专利布局策略以及如何撰写高质量的专利要求等知识作了详细的讲解,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第二次培训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石现林以专利基础知识及如何申请专利为专题,系统讲解了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和申请流程,具体分析了影响专利授权率的主要条件和因素。两期共培训全市2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有关负责人、濮阳职业技术学院科研人员和有知识产权培训需求的师生近400人,取得良好效果。
全面推进中小企业入库。濮阳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根据河南省专利转化运用专项工作要求,成立工作专班,明确职责任务、时间节点,并集中力量,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调查摸底、分类筛选,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目前已基本完成中小企业入库国家综合服务平台任务,为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奠定了扎实基础。
田春英表示,今后,濮阳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将继续加强培训,精准掌握上级有关专利转化的政策要求,精准了解专利供给方与需求方的需求,搭建校企对接平台,做好校企合作的联络员、服务员、组织员、宣传员,精准推送、精准反馈,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工作成效,打通专利转化“最后一公里”,实现濮阳市专利转化工作新突破,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和濮阳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现代化知识产权强省贡献濮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