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殷都区:
成绩亮眼 “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
记者 梁亚杰 通讯员 炎富玲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今年年初以来,在殷都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该区粮食安全更有保障,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农业绿色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三农”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政策惠农 粮食安全有保障
2022年,殷都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8280公顷,总产量22.82万吨。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指导下,该区大力实施“区+乡镇+村”技术推广模式,同时深入开展服务新型经营主体的“百站包万家”活动、“三大农技行动”等,农技人员纷纷进村入户进行农业服务指导。全区农业机械保有量稳步增长,截至目前,拥有各类拖拉机2956台、联合收割机1317台、配套农机具7322台。
该区依据本区农业条件,积极申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项目实施面积5073.33公顷,覆盖都里镇、铜冶镇、曲沟镇、安丰乡等10个乡镇92个行政村。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落实,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累计4432万余元,补贴农户38.07万户。该区发放各类农机具补贴656万余元,补贴农机具495台,受益农户383户。农民种粮积极性被进一步调动起来,推动了全区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扶持产业 农民增收有支撑
2022年,殷都区重点支持和推进“谷、薯、菌、椒”四大产业。安丰乡升旺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实行香菇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并和西高穴村深度合作,增加了集体收入。都里镇花椒种植面积大,群众参与度高。谷子种植分布广,都里镇、安丰乡、伦掌镇等乡镇均有分布。红薯种植全区均有分布,常年种植面积约2000公顷,并形成了2家淀粉、粉条、粉丝等大型深加工企业。曲沟镇秋丰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较好,漳苑水产养殖、蔬菜种植亮点纷呈。品牌创建显成效,农产品附加值得到提升。
目前,该区共认证1个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 9个绿色食品及4个国家级名特优新产品,众兴“鼎都香”小米、“硕秋丰”蔬菜、“升旺”香菇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积极推进。今年,殷都区以红薯和果蔬为主导产业创建了2个区级产业园,以果蔬为主导产业创建了1个市级产业园。全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培育壮大,安阳春江种养专业合作社申报国家级合作社通过公示,金泰兴农、安阳粮源、裕民农场、浩宇农庄等4家经营主体申报省级家庭农场通过公示。
突出绿色 农业发展可持续
农业项目建设成效突出。2022年,该区持续推进并圆满完成“节水增粮增效示范项目”工作,加大土壤墒情监测站建设力度,推广微喷带灌溉(或滴灌)水肥一体化项目,采购引进卷盘式喷灌机,农业高质量发展有了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取得新进展,在网格细化管理、强力督导巡查下,“三夏”“三秋”“零火点”目标顺利实现,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在93%以上。绿色防控行动的开展,有效消除了病虫害对粮食增产的不利影响。该区重点做好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农膜回收等工作,预防了土壤污染事件的发生。
2022年,殷都区农业农村局加大对农资经营的执法力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查89家农资经营门市,与23个园区负责人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承诺书,配合省、市农检中心进行例行检测,抽取检测274个样品,合格率100%。
推进改革 集体经济有活力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持续推进。经统计,殷都区村级集体资产共涉及成员54.8万余人,全区300个行政村涉及集体资产银行开户工作,其中277个村已完成。在前期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基础上,殷都区成立集体经济组织293个。
曲沟镇东彰武村、铜冶镇李家岗村、伦掌镇李炉村成为“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市级试点村,持续做好农村宅基地管理和改革工作。今年,水冶镇下河村作为殷都区实施乡村治理试点村,在党员干部和脱贫户中推广实施积分制管理,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大激发了广大农民参与农业生产、农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殷都区农业部门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重点面向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和种养大户,统筹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种养加销能手技能培训。
全区治理“六乱”、开展“六清”工作突出,建立健全了垃圾保洁、收集、转运机制,资金投入不断加大,乡、村两级责任体系落实到位,网格化管理不断细化。该区不断完善“日巡查、周通报、月奖惩”工作机制,坚持每周召开一次人居环境整治现场观摩会。全区新建、改建高标准垃圾中转站14个,新投入一批自动化一体箱、垃圾转运车,为清洁人员统一购置了小型电动三轮垃圾运输车。农村改厕扎实开展,持续摸排农村户厕7.08万户,对发现问题的部分户厕进行了整改,不能立行立改的制定了详细的整改台账和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