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连日来,为有效推动秸秆无害化、资源化利用,从源头解决秸秆焚烧问题,漯河市郾城区新店镇坚持科学谋划、精心部署,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收、储、运、用产业链,一体推进秆秆禁烧、生态农业和防治大气污染工作,全力筑牢秸秆禁烧“防火墙”。
重部署,压实拧紧“责任链”。坚持关口前移,前瞻谋划,市、区2023年“三秋”生产可燃物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会议召开后,新店镇第一时间学习领会,迅速安排部署,逐村签订“军令状”,层层压实“责任田”。组建5个片区禁烧指挥部,镇机关干部全部下沉田间地头,逐村绘制禁烧网格化管理图,压紧每名村干部、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岗位责任。同时加强督导巡查,确保责任落实无盲点,禁烧工作全覆盖无死角。
抓创新,绘就生态“新图景”。大力推行“玉米秸秆青储”、“秸秆黄储”模式,依托勤康乐养殖有限公司和4座规模养牛场,明确25个村党支部书记包保责任,动员组织本村集体合作社、种地大户签订青储及秸秆收购协议。大力推广肥料化、饲料化运用技术,对小片田地的玉米秸秆,经过打碎、混埋、深翻直接还田,为土壤增添有机质;在饲料化运用过程中,对大片田地里秸秆进行打捆,集中生产有机肥,向勤康乐及周边养牛场提供秸秆饲料喂养,养殖场向种植户提供畜禽粪便肥田,打造了“种+养”生态农业循环链。构建完善的秸秆收储运转体系,建立“群众点单、村组汇单、企业派单”三方联动机制,科学调度辖区打捆机、运输车辆进行协调作业,全力提升机收减损、秸秆利用、安全生产等技术服务水平,确保秸秆及时打捆离田,确保实现秸秆资源化利用。
广宣传,念好群众“致富经”。利用联通AI云广播,每天“早中晚”播放可燃物禁烧暨秸秆综合利用录音,并利用标语、横幅、宣传车等形式,开展大剂量、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活动,做到家喻户晓,老幼皆知,努力在全镇营造“焚烧秸秆可耻,秸秆利用光荣”的舆论氛围。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党员中心户、网格化管理成立党员禁烧小分队,向群众讲解焚烧秸秆危害和综合利用秸秆的好处,手把手帮助群众算好“经济账”。定期发布漯河市勤康乐养殖公司、鑫丰源养殖场等公司收储玉米秸秆价格信息,建立“定点回收+流动回收”的秸秆回收机制,引导群众将玉米秸秆“变废为宝”,为乡村振兴增添“绿色引擎”。
强督导,念好督查“紧箍咒”。成立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督察组,对防火卡点设置、巡逻人员在岗在位、秸秆清运等情况进行不定时督导检查,依托“随手拍”形式,及时将秸秆堆积的点位进行水印拍照,由责任村限期清运处理。各村(社区)组建清运巡逻队,第一时间协调车辆,帮助群众将秸秆清运至回收点,减少秸秆废弃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消除起火隐患。严格“蓝天卫士”监控平台24小时值班制度,每村配置1-2台大型拖拉机带旋耕耙随时待命,确保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用得上、灭的快。
截至目前,全镇引进茎穗兼收机16台,已实现秸秆茎穗兼收3200亩,通过组织动员群众,向勤康乐等养殖场运送秸秆等措施,收储秸秆22000吨,带动群众和村集体增收达80余万元。新店镇将秸秆从田间废弃物发展成为地方产业,并且与生态环保的“绿水青山”画上等号,利用秸秆饲料化、肥料化走出了崭新“生态之路”,将“生态包袱”变为了“绿色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