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链赋能产业链 沁阳“一条皮筋”拉出21亿元大产业

2024年12月26日09:18

来源:焦作日报

  原标题:创新链赋能产业链 “链”接全国八成市场 沁阳“一条皮筋”拉出21亿元大产业

  本报讯(记者郭树勋、靳蓓、薛莹)昨日,记者从沁阳市获悉,截至12月25日,该市皮筋头饰产品今年实现产值21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0%,出口量占生产总量的45%,畅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小小“一条皮筋”拉出21亿元大产业的背后是创新链赋能产业链的强力支撑。

  该市皮筋头饰产品生产以紫陵镇坞头村、范村、王村为主,从纯手工搓皮筋开始,经历了“作坊式加工”“园区规模聚集”等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坞头村村民琢磨出了用手缠皮筋赚钱的门路。他们利用废弃自行车内胎和尼龙丝袜为原材料,在家搓皮筋,然后拿到集市上卖。渐渐地,越来越多村民自己购置原料,加工生产皮筋。

  进入21世纪,紫陵镇皮筋头饰生产经营户达100家,大家开始使用自动化数控机器生产皮筋头饰。该市专门在坞头村建立了皮筋头饰产业园,逐步形成材料供应、生产设备加工、皮筋头饰生产完整产业链。

  从2002年开始,该市开通至浙江义乌的线路。随着网络直播兴起,2020年12月,以范村创办的“中国·范村皮筋村长直播间”为主,集合113名“宝妈”,经过培训成为直播带货达人,受到10多万粉丝追捧,一天销售万余单。

  销售带“火”市场,产品延“链”渐长。一根皮筋,重约1克。20世纪80年代中期,紫陵人把皮筋头饰年产量做到了30吨;到2023年,紫陵镇皮筋头饰产量已达2.8万吨。如今,紫陵镇已从皮筋头饰单一品种延伸到胸针、戒指等饰品,皮筋头饰产品已有7大类、700多个品种、4000多种款式。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资源不集中、制度不健全、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日益成为制约皮筋头饰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

  从2023年开始,该市着力打造创新链,在紫陵镇开展“联村共建”活动,指导坞头村、范村、王村、东庄村四个党支部和义乌流动党支部,联合成立了沁阳市紫陵镇皮筋头饰区域党委,注册河南紫沁饰品有限公司,成立皮筋头饰产业协会,发展会员134家,统一管理辖区皮筋头饰商户。

  创新链赋能产业链,该市建立坞头村抓生产、王村抓运输、范村抓销售、东庄村供资源的分工协作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目前,紫陵镇从事皮筋头饰加工生产的专业户有200余家,从业人员3000余人,数千人在义乌等批发市场做皮筋头饰生意,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及温县、孟州、济源等地10万余名闲散劳动力就业,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大产业。

编辑:张龙(小)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