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邂逅古文字!走进安阳甲骨文邮局品文化①

2025年05月22日10:06

来源:安阳融媒《安阳日报》

  编者按

  甲骨文邮局是我市“文化+邮政”跨界融合创新标志性项目。在这里,每一枚邮票、每一张明信片、每一件文创产品,都在讲述安阳的厚重历史文化故事,并通过四通八达的邮政网络,把殷商文化邮向远方。即日起,《安阳日报》推出《走进甲骨文邮局品文化》系列报道。

资料图(安阳融媒记者 冀坤 摄)

  安阳融媒记者 黄亚明 高倩

  “邮味儿+文化味儿”的邮局长什么样?5月20日,走进位于文峰大道安阳邮政大厦一楼的甲骨文邮局,仿佛置身一座小型博物馆。穿越3000多年时空隧道,镌刻在甲骨上的古老文字,通过一枚邮票、一张明信片、一件文创产品“复活”,让每一个到这里的人直呼找到了解锁殷商文化宝藏的钥匙。

  在甲骨文邮局,放眼望去,尽是甲骨文元素。邮局外墙上,如旌旗般迎风而立的甲骨文“中”字与大红色“邮票”上的甲骨文“福”字跃然眼前。走进邮局,写有吉祥语的甲骨片、镌刻着甲骨文的百家姓墙、甲骨文“安阳”的背景墙等时尚亮丽、造型各异,每一处都是绝佳的拍照打卡点。“以前很羡慕上海的朋友能到别具一格的主题邮局打卡,没想到家乡的甲骨文邮局也这么美,周末一定要带朋友过去沉浸式感受安阳文化。”安阳学院学生李丽洋开心地说。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打造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打造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

  “甲骨文邮局除了提供邮政服务,还可以在这里学文字、读历史、品经典。”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安阳市分公司邮政业务部负责人张海芳告诉记者,安阳文旅持续“破圈”出彩,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安阳市分公司搭建“文化+邮政”跨界融合新场景,创新构建“文化邮局+文化传播+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将多维度展现安阳厚重的历史文化脉络。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句出自《诗经》的名句以甲骨文书写,嵌于甲骨文邮局墙上。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出现在邮票上的甲骨文有千余字。展区内,甲骨文相关邮票数不胜数,还有不少备受集邮爱好者欢迎的甲骨文邮票集邮册。

甲骨文邮局中陈列的甲骨文明信片(安阳融媒记者 高倩 摄)

  色彩鲜艳的甲骨文手链、精美大气的甲骨文明信片、独具特色的甲骨文印章……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安阳市分公司邮政业务部工作人员张蕾说,今年,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举办期间,有两位来自韩国的参赛选手来到了甲骨文邮局,他们被展柜上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吸引,最后选购了两条甲骨文手链。

  “文字与文化的创新传承还体现在文创产品上。”甲骨文邮局工作人员介绍着展柜上的产品对记者说。“文化+邮政”模式为安阳构建了“邮票为媒、文创为介”的城市品牌新载体,在甲骨文邮局,更多消费选择与体验成功吸引了众多游客尤其是年轻游客。

资料图(安阳融媒记者 冀坤 摄)

  在甲骨文邮局一角,是静美的甲骨文书屋。2600余册图书、杂志整齐陈列在书架上,内容涵盖甲骨文专业书籍、文学名著、少儿教育等。张海芳对记者说,这里可以与市图书馆的图书流通互借,还将作为研学基地承接中小学生研学活动,并与集邮基地联合开展文化活动,让青少年和邮迷沉浸式体验甲骨文的魅力,培育安阳文旅新的消费增长点。

  甲骨文是汉字之源。安阳文化学者苏伟表示:“甲骨文邮局成功亮相,让殷商文化以更加多元、更加生动的形式装点生活、融入日常。安阳市历史文化资源厚重,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甲骨文邮局利用邮政部门成熟的系统,设计出更多城市伴手礼,打造了通过邮路传播的新消费场景,让地方文化‘可触摸、可携带’,让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愈加闪亮。”

编辑:张龙(小)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