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7月14日早上8时许,一阵急促的“扑棱棱”声打破了西峡法院执行局办公区的宁静。“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正在整理卷宗的杨法官突然停下手中的工作。几位干警循声找去,只见一只棕色羽毛的小家伙正在楼梯间拐角处奋力扑腾翅膀,却怎么也飞不起来。
“快看!它的眼神多锐利!”年轻的书记员小李轻声惊叹。眼前这只体长约30厘米的猛禽虽然翅膀受了伤,却依然保持着猎食者的威严姿态——金黄色的瞳孔如炬,锐利的目光警觉地扫视着周围环境。
小李立即掏出手机,多角度拍摄照片和视频,第一时间发送给环境资源法庭的朱法官请求专业辨认。通过观察照片,朱法官认为这应该是属于隼一类的国家保护动物。朱法官一边指挥大家不要惊动这位“小客人”,一边赶往现场并联系森林公安对其进行救助。
经森林公安鉴定,这是一只亚成体游隼,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可能是飞行时撞上了障碍物,造成翅膀受伤。随后,公安干警将小游隼捉进准备好的救护笼中。“多亏你们及时发现,这种猛禽受伤后很容易应激。”森林公安干警表示会将这只隼带回救治,待其恢复后将其放归蓝天。
这场意外的“邂逅”,生动展现了西峡法院干警敏锐的生态保护意识和专业素养,更是该院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司法守护者的生动写照。近年来,西峡法院始终秉持“保护优先、修复为主”的司法理念,从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普法宣传,建立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团队,到构建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格局,用实际行动织密生态环境保护法治网络。下一步,西峡法院将继续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以法治利剑守护绿水青山,为服务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西峡贡献司法智慧和力量。(王冬/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