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7月15日中午12时,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刻。淮滨县乌龙大道上,一辆橘红色洒水车缓缓驶过,细密的水花喷洒在滚烫的柏油路面,瞬间腾起一片白雾,带着凉意的水汽扑面而来。附近水果店老板张大姐站在店门口,望着洒水车感慨道:“每天就盼着洒水车来,水一过,门口温度起码降下来五六度,进店的顾客都说路上舒服多了。”
此时,58岁的环卫工人王大爷正手持高压水枪冲洗路边护栏。水枪喷出的水流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水珠顺着他被汗水浸透的鬓角滑落,滴在滚烫的地面上瞬间蒸发。他那件橙红色工作服后背早已结出大片白色盐渍。“这护栏经太阳一晒能到五十多度,水枪冲上去都滋滋响。”王大爷抹了把脸说,黝黑的脸上混着汗水和灰尘。
“现在每天要洒8次水,从早上4点到晚上10点轮班干。”环卫工人李飞刚换班下来,他摘下安全帽,额头上立刻浮现出一圈深深的勒痕。他指着路边的梧桐树说:“你看这树,早上还蔫头耷脑的,洒水后叶子都支棱起来了,就觉得没白干。路凉快一点,行人走起来也舒服些。”
在淮滨县城市管理局指挥中心,巨大的电子屏上,20余辆洒水车的作业轨迹如红色丝带般在地图上流动。洒水车每日作业时长从原本的6小时增至12小时,新增5台雾炮车在商业密集区循环喷雾。
为保障一线环卫工安全,县城市管理局不仅为200余名工人配备了藿香正气水、冰袖、防晒帽等防暑物资,还在城区十多个点位设置了“环卫工人驿站”。在朝阳街驿站内,冰箱里整齐码放着绿豆汤和矿泉水,几位刚换班的工人正坐在空调下歇脚,捧着冰镇绿豆汤解暑。“这驿站就是我们的‘清凉港湾’,累了能歇脚,渴了有冷饮,心里踏实!” 环卫工赵师傅说。
“我们正调整作业方案,将实施错峰作业,避开11点至15点的高温时段,通过智能化调度确保降温效果不打折。” 淮滨县城市管理局分管环卫负责人任青表示,目前已紧急采购30台便携式降温风扇,将陆续分发到作业车辆上,“既要让城市保持清凉,更要让守护清凉的人平安度夏。”(朱美惠 贾晗/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