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7月16日上午,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当事人来到召陵法院,将一面印有“人民的好法官,正义的守护神”金色大字的鲜红锦旗送到调解员手中。这面承载着当事人由衷谢意的锦旗,不仅是对法院调解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对调解员用心用情化解矛盾、切实维护群众权益的生动诠释。
据了解,原告张某与被告王某系舅甥,王某因在外做生意需要资金向张某借钱。因两家人关系较好,张某就将自家卖粮款转给王某,甚至向他人借钱给王某转账,陆续转出30万元。随后,王某写下欠条并通过微信发给张某,承诺3~4个月后归还。谁知欠款到期后,王某仍拒绝还款。张某遂诉至法院,要求还款。
本案是一件典型的亲属间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受理后,我院干警敏锐地意识到,此案绝非简单的金钱争议,背后交织着复杂的亲情纽带与信任危机。若处理不当,一纸判决虽能了结债务,却可能彻底斩断血缘亲情,留下难以弥补的遗憾。因此,决定将调解作为化解矛盾的首选路径,力求实现法律效果与亲情修复的“双赢”。
最终,在调解员的不懈努力下,张某与王某摒弃前嫌,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协议的达成与后续顺利履行,不仅高效、低成本地解决了经济纠纷,更重要的是,成功融化了两颗因误会而冰冷的心,为濒临破裂的亲情架起了修复的桥梁。
这面来自亲属纠纷当事人的锦旗,是对召陵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家事审判与调解方式改革的充分肯定。下一步,召陵法院将始终秉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宗旨,用心用情办好每一起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尤其是承载着血脉亲情的家事纠纷,努力让司法裁判与调解过程成为修复社会关系、促进家庭和睦、引领文明风尚的桥梁和纽带,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召陵、法治召陵贡献司法力量。(刘蕾/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