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县:文明乡风“沁”贾滩 和美乡村“焕”新颜

2025年07月21日12:14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近日,走进鹿邑县贾滩镇高庄村,青瓦白墙间“文明公约”宣传栏图文并茂,文化广场上老人悠闲下棋、孩童追逐嬉戏,村道两旁绿树成荫、花草繁盛。曾经的“卫生死角”变身“口袋公园”,污水横流的沟渠化作清澈的景观河,闲置荒地种满樱花、海棠……

“我们村里的路、路灯建得黑天跟白天一样的亮堂,坑塘、广场建的都非常好,老年人可以锻炼锻炼身体,都感觉比较高兴。”72岁的村民高子魁笑着说,这些变化都离不开高庄村帮扶理事会的努力。

据了解,贾滩镇高庄村的帮扶理事会自2013年开始成立,由村党支部牵头,吸纳党员干部、乡贤能人、致富能手等30余人组成。设立有助学基金、大病救助基金、高寿基金等项目,基金主要来自于村里成功人士的自愿捐款。建立“1+N”结对帮扶机制:每名理事会成员联系5-10户村民,覆盖脱贫监测户、留守老人、创业青年、大学生等群体。理事会定期召开“民情恳谈会”,收集村民需求,建立“帮扶台账”,确保“家家有帮扶、事事有着落”。

“帮扶理事会的成员们凭个人的能力进行捐款,对于七十岁以上的老人的捐助,主要是逢年过节的时候给他们送些食用油、花生、大米、被子等,每人二百元,想让他们过上一个老有所养的生活,我们帮扶理事会给他们一些爱心,让他们过个快乐的节日。”贾滩镇高庄村帮扶理事会会长吕合法说。

截至目前,高庄村帮扶理事会已捐助大学生40人,累计捐助7万元;大病救助17人,累计捐助五万余元;创业青年5人,累计捐助十余万元;每年中秋节慰问村里老人达800余人次,为他们发放水果和月饼。除此之外,每年重阳节,帮扶理事会还组织村里70岁以上老人同吃长寿宴,增强老人的幸福感。

针对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攀比浪费等不良风气,高庄村帮扶理事会又设立村民红白理事、村民调解理事和村民道德文明理事,并制定了村规民约,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村民们积极响应,自觉遵守新规定。如今,村里的红白喜事不再铺张浪费,邻里关系更加和谐,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除了红白喜事的改革,在帮扶理事会的支持下,高庄村还通过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激发村民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村民们纷纷行动起来,打扫卫生、美化环境,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

“党员干部带头,带动群众各扫门前雪,谁家门口谁打扫。后来我们又实行了胡同制,一个胡同选一个组长进行评比,三天一小评,一个星期一大评。在外的成功人士一看村庄有变化,都是自愿找我想把坑塘治理治理,有几个老板陆陆续续把这五、六个坑塘全部治理完了。”高庄村党支部书记刘桂芝说。

如今的高庄村,移风易俗已经深入人心。村民们的观念变了,村里的风气好了,邻里关系更加和谐了。

从“一处美”到“处处美”,从“一时美”到“持久美”。如今的贾滩镇,村道整洁、庭院雅致、邻里和睦,文明新风吹遍每个角落。

近年来,贾滩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组织搭台、乡贤带头、群众参与,积极引导成功人士回家乡、建家乡、振兴家乡,引导“新乡贤”在培树乡风文明、助力乡村建设、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

“人民群众是我们最伟大的力量,乡贤是贾滩最宝贵的资源,他们成为文明乡风的引领者、乡村发展的‘助推器’,坚信在吕合法、申景中、郭入杰、李趁、赵留信、高华北等‘新乡贤’群体的示范引领下,更多帮扶理事会能够陆续成立,让乡村社会风气更加文明,乡村建设更加高效,乡村产业发展更加兴旺,为乡村振兴全面赋能。”贾滩镇镇长郭杰说。

现如今,贾滩镇以党建为引领,将乡风文明建设与人居环境整治深度融合,走出一条“党建强、乡风淳、环境美、乡村兴”的特色之路,让曾经的“旧乡村”焕发出“新颜值”与“精气神”。(丁冰冰 师浩杰 周英健/文图 )

编辑:林辉  审核 :莫韶华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