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近日,漯河市召陵区万金镇人民政府精心组织了一场“传帮带·薪火相传”主题宣讲活动。活动特邀本镇“好娥说事”调解站资深调解员、广受群众信赖的老干部邢好娥同志担任主讲人,向全镇各村新任调解员及热心群众代表传授其扎根基层数十载积累的调解经验与群众工作智慧。
品牌引领:源自泥土的调解智慧
“好娥说事”调解站作为万金镇精心培育的本土品牌,早已成为群众心中化解烦心事的“金字招牌”。好娥同志凭借其深厚的群众基础、对乡情民意的精准把握以及一套行之有效、充满人情味的调解方法,在长期实践中成功化解了不计其数的矛盾纠纷——无论是棘手的邻里宅基地纠纷、复杂的婚姻家庭矛盾,还是涉及土地流转的群体性利益纷争,她都凭借着“真心、耐心、公心”这把钥匙,巧妙打开当事人的心结,让一桩桩看似无解的“死疙瘩”得以春风化雨般消融。她的工作实绩,生动诠释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新时代基层治理智慧。
倾囊相授:调解最根本的“两课堂”
宣讲现场,邢好娥同志毫无保留地将数十年实践凝练的“调解心法”总结为两点:一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塑造个体品格,是调解的源头活水。良好的家教涵养明事理、懂谦让、守规矩的公民,使其在冲突中更能理解他人、克制情绪、寻求理性沟通。二是邻里和睦,邻里和睦营造社会氛围,是调解的环境依托。彼此信任的邻里关系,天然形成矛盾缓冲带。在熟人社会的温情与互谅中,摩擦更容易通过日常互动化解。和谐的环境本身就能减少冲突烈度,并为调解提供信任基础和情感纽带。此二者,一内一外,共同构成调解得以有效开展、矛盾得以真正纾解的双重基石。
薪火相传: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这场满载实战经验的宣讲,在与会的新生代调解员心中点燃了明灯。坡于村新任调解员小李感慨道:“好娥主任讲的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真经’!特别是她化解张、王两家宅基地纠纷的实例,让我深刻体会到,调解不是简单‘和稀泥’,关键是用心听懂弦外之音,用情找到双方都能下的台阶。”
参与活动的机关干部纷纷表示,此次“传帮带”活动,不仅是一次宝贵经验的传递,更是万金镇加强基层调解队伍专业化、本土化建设的关键一步,为构建多元共治、和谐稳定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注入了强劲的源头活水。
今后,该镇将持续深耕“传帮带”机制,让更多像好娥同志这样“接地气、能办事、有绝活”的“银发”宝藏走上讲台,让源于实践、服务群众的宝贵经验在更大范围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不断夯实“平安万金”的根基,锻造一支“善调解、懂民心、能息争”的基层治理生力军、谱写基层善治新篇章。(苏焕祎/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