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县皇后乡:项目建设强根基 乡村振兴谱新篇

2025年07月25日16:3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7月23日,南召县召开《聚焦“四大战略”、“五大振兴”、“五大提升”——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南召实践新局面》系列新闻发布会“项目建设强根基 乡村振兴谱新篇”皇后乡专场,对皇后乡在项目建设、党建引领、特色产业等方面工作开展情况向大家作具体介绍。

发布会上,据南召县皇后乡乡长凌峰介绍,皇后乡是全国唯一一个以“皇后”命名的乡镇,位于南召县东北部40公里,居两市三县(南阳市、平顶山市,南召县、鲁山县、方城县)交界处,共辖14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4万余人。全乡总面积156.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62万亩,各类林地17.6万亩,素有“辛夷之乡”“柞蚕之乡”“玉兰之乡”和“林果名乡”“生态大乡”之称。

南召县皇后乡地理区位优势突出。自古就是北进洛阳、南下荆襄的咽喉,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现有省道S231线、焦柳铁路纵贯南北,辖内全部实现了道路“村村通”“组组通”,辛夷路贯穿西北部5个行政村,成为乡村旅游的观光路、产业发展的致富路。紧邻南召火车站,交通物流畅通便利。

特色产业明晰突出。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理念,培育形成了区域合理、分布明晰的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即以天桥、郭庄等村为主的6万亩500万株名品辛夷基地,以皇后、红旗、娘娘庙等村为主的2.2万亩名优花卉苗木基地,以分水岭、辛庄等村为主的500万袋柞木香菇种植基地,以潘坪、苏湾、北召店等村为主的2000亩绿色果蔬基地,推行“基地+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开展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成为富民增收的“绿色银行”。

城乡建设日新月异。筹措资金2000余万元,实施S231线北召店街主穿街道和乡政府门前老旧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对外形象有了“质”的飞跃。借助易地搬迁政策,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在鸭河上游北召店段“一河两岸”实施“两纵两横”“井”字形集镇新区建设,集镇南扩北延达1.2平方公里,新增人口5000人以上。加强重点群体动态监测帮扶,打好产业、就业和行业政策落实“组合拳”,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严格政策标准,全面兑现落实城乡低保、五保、医保、养老保险、退役军人优抚、库区移民补贴、残疾补贴等各项支农惠民政策,让民生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在项目建设上。坚持“项目为王,项目至上”,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发展“动力引擎”,由全面开花到招大引强、从分散经营到集聚发展,形成了以东方钙粉、九龙建材、南召润发为代表的石材建材加工产业集群,以东原公司、天磊公司为代表的花岗岩矿山开采加工产业集群,以昌明公司、红阳车用配件为代表的机械铸造加工产业集群,以风电、光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集群,乡域整体实力迈入全县第一梯队。当前,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的中国辛夷谷项目、中铁路港通物流园项目、高端装备制造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施工推进,发展前景大有可为。

皇后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以项目为牵引、以规划为引领、以产业为先导、以适度聚居为方向,按照“一中心、四园区”发展路径,沿一心三轴多点,纵深推进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目前,以石材建材、高端装备项目为支撑的工业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实力进入全县乡镇前列,“南召经济强乡”跑出“加速度”;以中药材、苗木花卉、食用菌种植为代表的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共赢,“南阳产业名乡”闯出“新质力”;以辛夷路观光带、中国辛夷谷为引领的乡村旅游厚积薄发,农旅+文旅多元融合发展,“中原生态大乡”绘出“新愿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发展面貌焕然一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指数显著提升。(李祖全/文图)

编辑:林辉  审核 :莫韶华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