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融媒记者 申昕
一年过半,安阳经济发展“期中考”成绩如何?一组数据给出答案:
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1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3%,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9.2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526.8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693亿元,增长7.2%。
在这组鼓舞人心的数据背后,是全市上下承重前行、克难求成的一幅幅鲜活生动、热火朝天的画面:在林州市林钢铸管年产45万吨高端铸管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干劲正酣;殷墟博物馆内游人如织,千年文明吸引着八方来客;安阳红旗渠机场,一架架满载乘客的航班腾空而起……这些,都是古都安阳奋力拼经济谋发展的生动注脚。
供给端稳扎稳打 服务业活力迸发
盛夏时节,走进安阳县瓦店镇广润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连片的玉米田如绿色海洋般铺展,玉米吐缨秀穗,智能灌溉系统顺着田垄均匀洒水,田埂边的虫情测报灯实时监测病虫害。这片涵盖14万亩耕地的“智慧农田”,上半年通过土壤墒情监测、无人机植保等科技手段,助力夏粮亩产再上层楼,金黄的麦浪里翻涌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上半年,安阳农业生产交出稳稳答卷。213.1万吨夏粮颗粒归仓,“粮袋子”装得满满当当;“菜篮子”同样丰盛,219.1万吨蔬菜及食用菌带着泥土芬芳新鲜上市,同比增长3%;34.7万吨瓜果裹着晨露走进市集,同比增长1%。猪圈里的“热度”持续攀升,140.8万头生猪出栏,同比增长2.2%,猪牛羊禽肉总产量达16.6万吨。从田间到餐桌,灶火升腾处饭香四溢,群众的饭碗里装满了营养与安心。
工业车间内机器轰鸣,奏响发展强音。在市委、市政府各项助企措施的有力推动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创近年同期新高。36个工业大类中,26个保持增长,七成行业的生产线开足马力。
装备制造业的“加速度”尤其亮眼。林州市凤宝重工生产车间内,一台台精密机床整齐排列、高效运转,自动化生产线上,品质优异、持久耐用的汽车桥壳依次下线,稳定供应中国一汽、中国重汽等国内知名车企。上半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3%,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速达38.3%,铁路运输设备制造增长27%,有力撑起了工业增长的“半边天”。
夜幕降临,河南万庄安阳物流园里灯火通明,一列满载纯碱的列车伴着悠长汽笛声缓缓驶入,龙门吊精准吊装,将货物转运至标准化仓库。从青海运来的纯碱在此分拨,经公路发往百公里外的河北沙河,公铁联运让运费直降26%;安彩高科的光伏玻璃从这里启程,经天津港远销印度,一个标箱运费节省近30%。作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这里年吞吐量超770万吨,175列铁路班列联通内外,见证着安阳服务业的活力奔涌。
河南万庄国际物流港实现港铁海联运常态化运行(资料图)
今年以来,全市规模以上上服务业增长提速,在10个服务业门类中9个实现同比正增长,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更是以47%的增速领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物流人流回暖向好,文旅消费活力十足,全市服务业增势良好。
投资消费同频共振 内需潜力持续释放
骄阳似火,热浪蒸腾。项目工地上塔吊林立,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消费市场里烟火升腾,共同勾勒出安阳上半年内需市场的活力图景。
在总投资68亿元的光远新材电子材料产业园,准备车间内的5台新型整浆联合机正高速运转。工人在机器旁娴熟落轴,将细若蛛丝的电子纱整理成经线,经上浆梳理等数道工序,最终织就薄如蝉翼的电子布。今年以来,该产业园低介电三条生产线相继投产,追“新”逐“质”的脚步从未停歇。
光远新材生产线(资料图)
放眼全市,上半年工业投资以15.5%的增速扛起“主力军”大旗。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0.4%,传统支柱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0.7%,车间里的每一次机械运转,都在为经济增长注入动能。民间投资活力同样迸发,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7.6%,拉动全市投资增长4.5个百分点;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30.7%,拉动全市投资增长2.4个百分点,私营企业的“钱袋子”持续流向实体经济,为发展蓄能增势。
消费市场的暖意,从老人家中的适老化改造里便能感知。在文峰区的一家适老化产品体验店,73岁的张大爷正试用理疗电烤灯,店员用平板电脑演示着补贴申领流程。我市42个商家的700余件适老化产品参与补贴活动,从适老可升降灶台到毫米波雷达睡眠监测仪,29类产品纳入补贴范围,符合条件的老人最高可享1.2万元补贴。目前已有3个样板间供老人沉浸式体验,计划增设8个,让“银发消费”既有温度又有活力。
像这样的消费热潮随处可见。今年以来,全市积极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加大政策创新支持力度,把提振消费摆到突出位置,消费潜力持续释放。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92.4亿元,同比增长7.1%。城镇市场与乡村集市共同繁荣,393.1亿元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与99.3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交相辉映。老百姓的消费选择也透着新变化,日用品、饮料等基本消费同比增长超20%,而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智能产品则迎来爆发式增长。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消费增长79.9%,建筑装潢类增长129%。20类限额以上商品中15类保持增长。
从车间里的新设备到商场里的新商品,安阳正以投资的“稳”托举发展的“进”,以消费的“热”点燃经济的“火”,让内需市场成为经济增长的坚实支撑。
新兴动能强劲驱动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这里,一张设计图纸就能变成一架整装无人机,无须走出园区。”在安阳无人机产业园,北关区无人机产业发展中心主任程志吉介绍,从无人机零部件生产到核心发动机制造,再到整机装配、飞行测试、检验检测、应用管控等,园区内的产业链条环环相扣。这里集聚了蜂巢智能、坤宇无人机、弘安航空等无人机上下游企业,共同串起了完整的产业生态。一架架无人机在这里诞生,飞向各个领域赋能百业千行;一批批无人机企业在安阳集聚发展,组成了振翅欲飞的“飞行雁阵”。而这,只是安阳新兴动能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安阳无人机产业园生产的各型号无人机(资料图)
今年上半年,全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要求,围绕建设区域先进制造业中心,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中持续实施优势再造、换道领跑和数字化转型战略,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在质与量上实现双提升。上半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分别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7个、6.5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分别达21.2%、68.2%,犹如两台强力引擎,引领带动工业经济加速前行。
稳住大盘的同时,我市经济发展“新”意盎然。随着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步伐加快,全市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上半年,全市电子计算机整机产量达到1210台,同比增长241倍;工业机器人产量357套,同比增长149.6%,新兴产业动力澎湃。
与此同时,安阳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3.3%,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0.0%。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6.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9.1%,安阳在发展中践行绿色理念,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投资领域,高技术产业成为增长新亮点。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2.3%,高技术服务业增长29.4%。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93.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76.1%,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增长56.4%,一笔笔资金的投入,为新兴产业发展添砖加瓦,助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为安阳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让这座古老城市在新兴产业浪潮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回看上半年,安阳经济在稳中有进中积蓄着向上的力量。这份稳中向新的答卷,靠的是脚踏实地、干在实处的安阳人,是他们在项目上的攻坚突破、在创新中的勇毅探索,汇聚成了发展的强大合力。
展望下半年,全市上下鼓气聚力提劲,紧抓快干争先,将以更精准的举措破解发展中的堵点、难点,持续提振市场信心,奋战三季度、冲刺四季度、实现“全年红”,再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优异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