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爸,以前是我们不对,往后一定好好照顾你。”7月中旬,在邓州法院张村法庭的“老马调解室”内,张大强攥着父亲张大爷的手,声音发颤。这场持续数月的赡养纠纷,终于在法官与调解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解决。
据了解,原告张大爷年逾八旬,2021年老伴离世后独居。近年身体日渐虚弱,生活起居需子女照料,可四名子女却因经济压力、赡养分工等问题争执不下。经镇司法所调解无果后,张大爷一纸诉状将子女诉至法院,要求每人每月支付赡养费500元。
承办法官李吉受理案件后,翻阅卷宗时,他注意到老人诉求简短却透着孤独:“赡养老人是法定义务,但硬判伤亲情,得让孩子们打心底里认这个责任。”他决定联合经验丰富的调解员老马先行调解。
老马调解室内,三名子女按时到场,唯独大儿子张大强迟迟未到。到场的子女面露难色,有的红着眼眶说“不是不孝顺,只是各家难处难协调……”有的低头沉默,有的欲言又止,这时,王大强匆匆赶到,一进门就说:“我也没说不养,就是最近手头有些紧……”
“孩子们,老人当年供你们上学、帮你们成家,哪样不是拼尽全力?现在他老了,盼着你们搭把手,不过分!”老马先开口了。李吉接过话头:“根据《民法典》第二十六条,赡养是法定义务,含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每月500元,四人共2000元,既能保障老人基本生活,也能分担你们压力。医疗费也包含在内,老人有个头疼脑热也方便。再说了,你们老了不想孩子好好待你们吗?”
张大强红了眼眶:“李法官,老马哥,我们错了。爸打电话时我心里难受,就是拉不下面子……”见气氛缓和,李吉趁热打铁:“老人说想住老房,踏实。谁方便常去看看,帮忙收拾?电费由谁承担?”“我来缴电费!”张大强立刻表态,“老房子是爸一辈子的念想,我常回去。”其他三人也点头同意每月按时支付赡养费500元。
调解结束时,原本剑拔弩张的调解室泛起暖意。子女们主动搀扶起父亲,张秀兰轻声细语,张建国小心接过拐杖,张秀敏挽住父亲手臂。张大爷眼含热泪:“谢谢法官,我就盼着一家人和和美美。”
这场调解不仅解决了八旬老人的养老难题,更修复了濒临破裂的家庭关系。李吉感慨:“赡养老人是底线,更是良心。法律是约束,亲情是纽带,只有把法理说透、情理讲通,才能让‘老有所养’成为儿女发自内心的承诺。”(唐志浩 刘洋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