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麻烦您确认下收运时间,在这里签字就行!”福彩路鸿运美食的王老板郑重地在《餐厨垃圾统一收运服务合同》上按下红手印。近日,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御金城社区联合辖区党员组建的“蓝色攻坚小分队”深入辖区餐饮单位,展开了一场聚焦餐厨垃圾去向的源头治理行动。
痛点破解:从“各自为战”到“一盘棋管理”
“以前泔水有人半夜偷捞,油污渗得满地都是。”回忆起以往乱象,烧烤店李经理连连摇头。为根治私运餐厨垃圾引发的环境卫生、食品安全隐患,御金城社区借力食品安全整治专项行动,锁定餐厨垃圾收运核心环节——要求所有餐饮商户与清运企业签订服务合同,实现流向全程监管。
柔性推进:三步走化解商户顾虑
这份合同,是社区治理过程中疏通堵点的关键棋。为了打消商户疑虑,提升签约效率,工作专班做足了准备,他们带着图文并茂的政策告知书入户,展示规范收运车辆如何整洁密封、亮证作业。碰到对价格或服务条款有顾虑的商户,工作人员还当起了“代办员”,现场联系收运企业负责人进行协商答疑,直到双方找到满意的约定。“月均百元出头的清运费,对比私排乱倒潜在的高额罚款,这笔账一目了然。”社区工作人员一边协助核算一边解释。正是这种设身处地、帮商户算清“经济账”和“风险账”的务实方法,赢得了广泛好评。截至目前,短短几日攻坚,已有超过八成的餐饮商户完成了签约,社区正稳步向本月底100%覆盖率的目标迈进。
长效护航:闭环监管防回流
签约只是起点,真正的较量在履约监管。为了确保合同不是“一张纸”,而是真正带来持久改变的行动纲领,一张结合了科技与共治的监管网络已同步铺开。网格员每天早晚两次巡查后厨,紧盯收集桶状况,阻止私运车辆靠近;设立在宣传栏的诚信“红黑榜”,更是把履约情况置于阳光之下,用公众监督的力量促进行业自律。
“你看这运桶车,装的GPS可是真家伙。”一位环卫监督员指着印有标识的专业车辆说道,“它跑哪条路,几点到处理厂,平台都清清楚楚。以后咱这片,想让潲水跑偏?难了!”这份由商户、社区、政府、清运企业共同签订的承诺,正从纸上走进现实,悄然重塑着街巷角落的风景,也护卫着千家万户饭桌上的安心。(何怡锋/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