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7月31日,邓州法院组织开展“豫剑执行”——夏季雷霆集中执行直播活动。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政务抖音号、河南广播电视台“执行局来了”抖音号及顶端新闻、南阳日报、南都晨报等全程直播,河南日报、河南法治报等多家省、市级媒体参与活动,活动还专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程见证执行。
亮点一:力度+温度
案例①:柔性执法显温度
吴某与张某因买卖合同纠纷诉至法院,邓州法院判决张某支付货款17616元。判决生效后,张某未按期履行,吴某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中,执行干警多次敦促被执行人张某履行法定义务,后其与申请人吴某达成还款协议先履行13000元,剩余欠款4000余元承诺6月底还清。但到期后未按约履行。此次执行行动中,执行干警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在某宾馆房间内找到张某。现场发现其未成年子女同在房间内。为最大限度减少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影响,执行干警秉持文明执行理念,当即调整执行方案:未在房间内采取强制措施,而是将张某带至宾馆一楼大厅单独沟通。执行干警结合案情,从法律后果和家庭教育两个维度展开劝导,明确指出逃避执行不仅无法解决问题,更可能对子女成长造成负面影响。经过反复耐心地释法说理,张某最终认识到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严重后果,当场转账付清余款,案件圆满执结。
案例②:孩子抚养费不能拖
王某某与李某某因婚姻家庭纠纷,经邓州法院调解,王某某需自2023年11月起每月支付孩子抚养费2000元至其十八周岁。因王某某未履行义务,李某某申请执行。
执行中,执行干警多次督促其尽快履行义务,王某某虽承诺却未履约。5月19日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约定分两次支付2.4万元,但王某某仅支付5000元后再次违约。
此次执行行动中,执行干警根据线索找到王某某,依法将其拘传。干警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角度出发,以亲情为切入点开展调解:“抚养费关乎孩子成长,不应因大人矛盾影响孩子生活。”经耐心疏导,王某某认识到错误,申请人也同意减免部分费用。最终王某某现场支付18000元,并承诺定期探望孩子,案件顺利执结。
亮点二:执行+普法
在执行直播活动中,“直播带法”成为一大亮点。执行干警们在紧张推进执行工作的同时,不忘向直播间的网友们普及法律知识。面对网友们集中关注的一系列执行问题,他们耐心细致地逐一解答释法。比如,当很多人打赢官司却拿不回钱时该如何应对,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法院会采取哪些具体措施;还有大家常听到的被执行人被“限高”,其具体含义是什么;人民法院能否对被执行人进行手机定位,被执行人不还钱时他的农村自建房、小产权房子是否可以抵账,被执行人仅有唯一一套住房时是否可以被强制执行,以及案件“终本”后法院是否还会继续执行等问题,执行干警都给出了清晰易懂的解释……
亮点三:代表委员+执行
在此次执行直播活动中,“代表委员+执行”模式成为另一亮眼特色。活动不仅专门邀请代表委员全程参与,近距离见证执行的每一个环节,让执行过程在更广泛的监督下保持公开透明;同时,代表委员还积极发挥自身桥梁纽带作用,主动参与到对被执行人的劝解工作中。他们凭借自身的公信力和群众基础,耐心向被执行人释法明理,疏导其抵触情绪,有效化解了执行过程中的矛盾阻力,为执行工作的顺利推进注入了助力。
市人大代表李明耀高度肯定此次执行直播活动,认为其充分展现了法院工作的规范性与实效性。他总结三大亮点:一是彰显司法权威与温度,执行行动组织周密、程序规范,在维护当事人权益的同时体现人文关怀;二是打造阳光司法典范,通过多平台直播、代表委员监督,以公开促公信;三是创新“执行+普法”,干警们在执法过程中实时解答网友关切,将案件执行现场变为沉浸式法治课堂,通过以案释法强化诚信教育,让群众在见证执行过程中提升法治意识,有效营造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此次执行行动,共出动干警60余名、警车15辆,拘传7人,拘留1人,扣押车辆1辆,执结案件9件,执行到位20余万元。(朱小旭 文鹏/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