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8月10日上午,由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指导、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主办、隧道掘进机及智能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盾构/TBM大数据挖掘共同体成立大会暨隧道与地下空间领域垂直大模型发布会”在郑州高新区隧道掘进机智能建造云中心举行。来自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及160余家建设、设计、制造、科研、高校、金融等单位的400余名代表共襄盛举,见证隧道建造领域数智化转型的重要里程碑,现场同时发布国内首个“隧道与地下空间领域垂直大模型——先锋•隧道大模型”。
共同体成立:打通“数据孤岛”,打造行业数智生态新范式
共同体以“数智共享,隧创未来”为核心理念,秉持“开放包容、互助互益、自愿加入”原则,汇聚“建设-勘察-设计-施工-装备-运维”全产业链力量,旨在破解行业数据孤岛、标准不一、协同不足等痛点。现场发起倡议并表决通过了《共同体章程》。
共同体将聚焦三大核心任务:共建数据底座,构建行业统一数据中心,制定数据标准,推动全链条数据共享;协同技术攻关,联合攻克盾构/TBM核心算法,赋能设计、施工、运维全生命周期;产研深度融合,通过“产学-产研-产用”联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质生产力。
“先锋隧道大模型”首发:开启智能建造新纪元
会上,中国中铁副总裁黄超、中铁隧道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高伟、算力平台副总裁陈斌等人共同点亮启动柱,“先锋•隧道大模型v1.0”震撼发布。该模型作为隧道领域首个垂直大模型,依托盾构/TBM工程大数据中心773条工程线路,1200亿条工程建造数据,构建了通用大模型调度中小模型驱动的垂直领域大模型技术体系,形成了贯穿隧道与地下空间领域全生命周期场景+AI的数智互馈赋能技术体系新形态;研发了人机交互深度求索的隧道侠AI助手,搭建行业科普、专业问答、行业标准、文本翻译、专项方案和施组辅助编制功能新引擎;突破大模型对齐与微调技术,研发系列知识与数据场景靶向驱动的中小模型,形成隧道设计BIM可视化、隧道施工评估、隧道装备选型、隧道运维感知与解译等多个应用数智决策新范式。已在高原铁路隧道、崇太长江隧道、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等工程完成验证,实现隧道建造安全、优质、高效、绿色,推动行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展望未来:共绘数智隧道新蓝图
共同体发起单位倡议全行业共享数据资产,围绕盾构/TBM 大数据挖掘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攻关与创新实践,助力行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共同夯实数据底座,搭建“合规框架”与“信任机制”,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行业数智新生态,协同推动盾构/TBM大数据资产全面赋能。深耕数据挖掘,构建数据挖掘公共研发平台,实现数据-创新-产业三链融合与成果落地推广,赋能行业发展新活力。
此次大会还同期举办“盾构/TBM大数据挖掘共同体论坛”“中国中铁人工智能推进会”“学术沙龙”等活动,围绕数据资产市场化、产业链重构、装备协同制造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字节跃动,洪流已至。数智赋能,隧见未来。共同体的成立与垂直大模型的发布,标志着中国隧道建造正式迈入数据驱动、智能引领新时代。未来,共同体以“先锋•隧道大模型”为引擎,共同书写隧道与地下空间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交通强国、数字中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薛小磊/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