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侯国防 通讯员 段传涛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两个结合”,立足“道德名城、魅力周口”城市品牌建设,今年5月以来,老子研究院在全市开展道德文化普及巡回宣讲活动,每周一期,常态化深入全市各县(市、区)和各行业领域巡回宣讲。百日内在全市开展23场宣讲,受众达7000多人次,活动经凤凰网、大河网、《周口日报》等媒体报道宣传,累计点击量760万人次,成效明显,反响热烈。巡回宣讲活动用老子道德文化滋养民风,以文化人,赋能周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广域化覆盖
老子研究院坚持“五五三”战略定位和工作方法,着力打造道德文化普及战略高地,深入全市机关、乡镇、社区、企业等开展道德文化普及巡回宣讲。精心组织,周密策划,成立巡回宣讲领导小组,明确专门团队负责,挑选一批道德文化专家学者组成宣讲团,实现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扩大宣讲覆盖面。今年5月到12月共安排34场次巡回宣讲,明确了宣讲人、宣讲题目和地点,并在媒体公布宣讲日程安排,对宣讲活动进行跟踪宣传报道,形成持续广泛影响。
“全区要以此次宣讲活动为契机,深化对老子道德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将老子文化中蕴含的处世智慧、道德理念与工作生活紧密结合,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工作效能、优化民生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动力。”8月5日,黄泛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许克学在主持第22场巡讲时说。
“在媒体上看到宣讲日程安排,我们第一时间规划了行程。老师用‘水利万物而不争’解读职场智慧,用‘知足不辱’剖析人的焦虑,让我们豁然开朗。这样的活动应该多办、常办。”两名老子文化爱好者专程从西安赶来。
精准化供给
老子研究院构建“分层分类”宣讲体系,针对机关干部、企业骨干、社区群众、学校师生、乡镇工作者等不同群体,量身定制宣讲主题,搭建传统智慧与现代生活融合的桥梁。首场宣讲会在鹿邑县高级中学报告厅举行,报告厅座无虚席,学生聚精会神听讲,时而做笔记,时而认真思考。“‘道法自然’就是要顺应自然规律,不盲目跟风,稳扎稳打。大自然中的万物各有其生长规律,学生成长发展也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宣讲老师王剑讲得精彩,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宣讲结束,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次宣讲为校园注入了一股崇德尚道的精神力量。
巡回宣讲活动为机关干部解析“无为而治”治理策略,助力企业提炼“商道智慧”发展路径,引导社区以“典籍研读”营造文化氛围,指导乡镇运用“文明新风”提升治理能力,实现文化供需精准对接,推动老子文化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助力企业发展与文明乡风建设。扶沟县专场阐释“修身齐家”与“三治融合”治理体系的契合点,并倡导以“上善若水”的民本情怀创新基层治理。沈丘县专场针对企业“盲目逐利”痛点,提出“知止不殆”“反求诸己”等自我管理理念,同时培育社区文化传承示范点,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方法论。
“巡回宣讲活动让经典文化‘活了起来’。每当看到听众眼中闪烁的理解光芒,听到他们分享‘原来老子早就给出答案’的感慨,我就更加明白这项文化普及工作的价值所在。”已进行5场宣讲的老师陈大明深有感触。
沉浸式转化
老子研究院创新道德文化普及巡回宣讲“理论+案例+互动”多维宣讲形式,深入浅出,精彩展示对道德智慧的理解运用。通过专家的精彩解读,将道德文化转化为干部治理能力提升、企业转型升级、乡风文明建设的具体行动,推动了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为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融合提供了实践路径。
7月22日,宣讲活动走进周口市宣传文化系统,宣讲老师叶建民以“传承弘扬老子文化 增强文化自觉自信”为题作宣讲。他结合军事战略、企业管理等现实案例,使抽象哲学具象化;将经典小故事穿插全场,引发听众共鸣,现场掌声不断响起。讲座结束时,不少听众意犹未尽。
来自市互联网行业党委的企业代表谢华感慨地说:“通过聆听宣讲,我认识到老子讲‘为道日损’的重要性,以后企业发展要更加注重主业需求,避免多头出击。”
3个多月来,巡回宣讲活动引发全市干部群众热烈反响。周口市城投集团工作人员赵鹏说:“宣讲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改革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窗口,为我们新入职的年轻人带来了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
太康一高教师代文帅说:“看到同学们若有所思的神情,就知道这场讲座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启发和思考。我自己作为老师也是醍醐灌顶。”
如今,道德文化普及巡回宣讲活动已成为我市广大干部群众感受道德之美、践行道德规范、弘扬道德风尚的“第一课堂”,也为我市“道德名城、魅力周口”文化品牌建设打造了新的重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