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有好“运” 共赴期年之约
——写在省第十五届运动会暨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倒计时一周年之际
安阳融媒记者 郭凡
近了,近了,更近了!
8月18日,河南省第十五届运动会暨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进入一周年倒计时。365天后,省运之光将照亮殷商大地;365天后,全省运动健儿将携手奏响梦想之歌。
以周全准备回应热切期盼,用真挚笑脸迎接八方宾客。两年前,我市以真诚的态度、坚定的决心、务实的举措赢得了2026年省运会的承办权。从那一刻起,我市便绘就了一幅体育发展的蓝图。
这份期待,两年前就已生根;这份等待,漫长、厚重且坚实。为努力办出一届硬件场馆、竞技水平、精神风貌、服务质量一流的省运会,市委、市政府持续推进省运会场馆改造提升、竞赛组织和备战训练等各项筹备工作,全力以赴打造一届精彩、圆满的体育盛会。斗转星移,日夜更迭,全市上下为这幅蓝图不懈奋斗着。目前,各项筹办工作扎实推进,省运会蓝图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互助补位筑牢保障基石
“事前谋精彩,事中保安全。”这是市委书记袁家健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既是对省运会整体效果呈现的通盘考虑,也是对每一个环节和每一处细节的提前设计、精益求精。
为此,我市及时成立了筹委会,设立了内设机构,目前驻会集中办公人员34名,弹性办公人员38名。按照筹委会目标任务,18个部室明确责任分工,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聚焦参赛备战、成立单项竞赛委员会筹备组、开闭幕式筹划、市场开发、新闻宣传、场馆建设、经费保障等重点工作,保持联动性与协同性,确保各项工作按时完成。
一场运动会的成功举行,安保、交通运输、医疗保障等都将起到互助补位作用。只有夯实基础,抓好细节,做好保障,不留死角,才能让运动员比赛放心、观众观赛舒心。
为做好运动员的后勤保障工作,我市围绕“赛、住、吃、游、行”需求,结合比赛场馆距离、住宿性价比及交通便利性等因素,对宾馆、酒店等接待资源进行摸底,动态安排好酒店建设、扩容、提升工作,细化接待方案,为运动员比赛期间的生活保驾护航。此外,安全保卫、疫情防控、交通运输、食品安全、综合保障等各项工作也在同步跟进,并持续开展环境质量和文明素质提升行动,擦亮安阳“东道主”名片。
场馆升级彰显古城特色
好的场馆是保证省运会各项赛事顺利进行的基础,也是全省各地健儿展现风采的运动舞台。为了办好省运会、当好“东道主”,我市加大场馆建设力度,重点完成了新建1个体育场地和改造提升9个体育场馆的工作任务,以健全的设施和新的面貌迎接全省运动员的到来。
蓝天白云下的市文体中心更显壮观。(张永兴 摄)
从天空鸟瞰,金碧辉煌的安阳市文体中心镶嵌在我市中轴线上。整个建筑形态设计灵感源于安阳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文化中心建筑造型取意殷墟“方尊”,整体稳重大气;体育中心以青铜器回形纹为符号,融合体育建筑的运动基因,体现浑厚有力的建筑动势,与文化中心一静一动,遥相呼应,形成一组富有强烈地域特色的现代文体建筑。
据悉,市文体中心包含文化中心和体育中心两大部分,总占地面积约60万平方米,是一座集文化娱乐、艺术交流、体育赛事、全民健身、会议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地标性景观建筑,可满足高水平体育比赛、训练、培训需求。
除把市文体中心作为主力场馆外,我市还拥有市职工文体中心、市体育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安阳体育运动学校等多个比赛场馆。随着省运会开幕式日渐临近,各体育场馆也在加强日常管养和接受测试演练,我市将利用今年承办的9项省级赛事,全面检验场馆设施、应急预案和组织能力,做到“建管并重、以赛促改”。
全民参与城市焕发活力
会徽、吉祥物、主题口号是大会留给外界的第一印象,同时也是宣传推介、传播展示、营造氛围的重要载体。为此,我市向各界群众广泛发出邀约,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经反复沟通商议修订后,最终确定了各项大会元素,让省运会与我市文化擦出新火花。
办好一场会,兴旺一座城。为营造浓厚的省运会氛围,乘着省运会的东风,一系列的惠民工程惠及着安阳人民。
“安阳更美了!”省运会筹办期间,我市市民纷纷发现老旧小区的房屋立面被粉刷一新,坑坑洼洼的道路被平整,排水管道难题得以解决,车辆乱停的顽疾得以根治……一项项微改造,正为市民生活筑起幸福直梯,让古城崭新蝶变。
“甲骨文杯”2025安阳马拉松赛(安阳融媒记者 曲海庆 摄)
为了给群众打造更好的全民健身场所,近年来,我市逐步对城市的公园、绿地进行了提升改造,着力打造中心城区“15分钟健身圈”,建设体育公园,高质量开展“甲骨文”杯马拉松赛等体育健身活动,持续落实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制度,真正让老百姓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营造举全市之力办好省运会的浓厚氛围。同时,我市还加大新闻宣传报道力度,聚焦省运会,采用线上传播、点面结合的方式,将我市的历史特色、体育特色、城市特色融合到对省运会的宣传当中,引导市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点燃全市人民共迎省运会的热情。
备战蓄力全力冲刺佳绩
作为东道主,不仅要办好省运会,更要积极组队参赛,争取在家门口赛出水平、赛出风采,实现办赛、参赛“双丰收”。为此,我市印发了参加省运会和省残运会获奖人员奖励办法,激发教练员、运动员为我市增光添彩的备战动力。同时,我市严格抓好参赛队伍训练管理,坚持“一人一策”优化训练体系,高质量推进训练备战工作,力争在家门口赛出水平、摘金夺银、勇创佳绩。
残疾人运动员暑期集训(安阳融媒记者 曲海庆 摄)
在残疾人运动员集训地点安阳示范区飞翔中学,残疾人运动员正在紧锣密鼓进行集训。为备战省运会,我市已连续两年开展了40天的残疾人运动员暑期集训,200余名残疾人青少年参训,组建了覆盖15个大项的运动员队伍,规模为历届之最。
据了解,本届省运会设有田径、游泳、篮球、足球、气排球、乒乓球、射击、摔跤、划船等多个大项,同时,滑板、滑冰、滑雪等冬季项目也首次成为省运会竞赛项目。为此,我市积极筹备各项目的备战工作,深入挖掘本土人才,组织市体育协会、俱乐部的社会力量,在市体育运动学校选拔后积极向省队输送后备人才。目前,各项目选拔和组队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正在积极开展日常训练工作。
上下同欲者胜,左右齐一者强。我市上下统一指挥、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做好各项筹备工作,为的就是一年之后省运会的到来,共同见证一场特色省运、健康省运、精彩省运、惠民省运。
明年,让我们相约在体育激情与殷商文化碰撞出的火花点燃圣火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