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免费送礼品’的背后,很可能是套取个人信息的骗局。大家切莫贪图小利,务必保护好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可能遭受财产损失。”8月17日,固始县番城派出所教导员李继正耐心地劝导辖区内几位险些受骗的老人。
日前,番城派出所辖区内一个声称只需登记个人手机号码和身份证号即可领取脸盆、水桶、洗衣液等生活用品的流动摊位吸引了不少老人聚集。番城派出所民警赶到后,一边对摊主进行询问、登记,一边劝导现场聚集人群,开展反诈宣传:“以往发生的案件中,诈骗人员一般先靠小礼品套取个人信息,后续就会推销高价伪劣保健品、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等开展精准诈骗!”听着民警的讲解,老人们恍然大悟,纷纷表示今后一定会提高警惕。
近年来,随着电信网络技术发展,诈骗手段持续升级:从“刷单返利”“冒充客服退款”,到AI换脸诈骗、虚拟币洗钱、“养老投资”骗局,诈骗分子形成了“线上引流+线下取现”的诈骗模式,还将老年人、学生、农村群众列为重点侵害对象,群众财产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反诈不能等案发,防线必须前移。固始县坚持“以防为主、打防结合”的工作原则,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公安牵头、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的反诈工作体系。宣传层面,该县不断创新形式,扩大覆盖面,既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开设“反诈专栏”,也依托短视频平台、社区微信群等新媒体载体宣传“接地气、有趣味”的防骗知识,还组织反诈宣讲团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农村当面开展反诈宣传。针对老年人、学生、农村群众、待业人员等易受骗群体,该县依托“村村响”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短视频平台等载体,实现“点对点”“面对面”宣传,切实提升宣传实效。
宣传是基础,全民参与是关键。该县激活基层力量,组建“反诈志愿者”“社区网格员”“平安合伙人”等队伍,创新推出“反诈宣传积分制”,全力调动群众参与反诈宣传积极性。同时,依托上级公安部门预警数据,发动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社区民辅警等基层综治力量,建立起“预警劝阻”闭环机制,实现快速见面劝阻、高效止损挽损。
如今,固始县“全民反诈、人人防骗”氛围愈发浓厚,从城区到乡村,反诈力量无处不在。下一步,该县将坚持打防并举,持续织密反诈网络,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贡献固始力量。(汪连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