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召陵区法院法官张辉:天山脚下写担当 法治护航谱新篇

2025年08月19日17:5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伊吾小城的别样风光,当地人民对援疆干部的热情支持,胡杨的自强不息……近日,谈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风土人情,刚刚援疆归来张辉如数家珍。

2024年3月,漯河市召陵区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四级高级法官张辉奔赴距离家乡2600多公里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吾县人民法院,开启了他的援疆征程。

主动深入一线 用心调解纠纷

援疆期间,张辉主动深入一线,与当地法官座谈交流,了解民族习惯与法律实践,在最短时间内适应环境、融入团队。

伊吾本地虽仅有两三万人口,但随着淖毛湖矿区资源的开发,当地务工人员达四五万人。在一起化工生产企业承揽合同纠纷案件中,涉案金额高达2000多万元,双方争议较大,张辉耐心地与当事人反复沟通,认真倾听双方的诉求,常常电话一打就是半个多小时。最终,被告和原告握手言和,张辉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

开展普法教育 提升办案质效

工作之余,张辉每月到一个乡镇开展一次普法宣传活动,现场解答各种问题,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年底前已走遍全县七个乡镇。同时,他还为全县政法干警与当地人民陪审员专题授课,引导他们强化法治思维、依法行使权力。同时,他结合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问题,向伊吾县有关单位发出司法建议,规范合同的签订履行。

张辉积极发挥审判职能,提出将“专人排庭”模式转变为“多人排庭”模式,将书记员由“随机记庭”模式转变为“固定跟案”模式,提出“重视法官会议、落实阅核制、定期点评发改案件”的合理化建议降低了发改率,提高了办案质量。经过不懈努力,去年年底,伊吾县人民法院发改案件同比下降40%,“薄弱法院”的帽子也被成功摘除。

践行胡杨精神 传递司法温度

援疆期间,张辉一直有个疑问: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伊吾县人民法院的法官们日复一日地坚守?最终,他在伊吾那片胡杨林里找到了答案。

新疆不乏胡杨,伊吾尤甚。那一个个倔强的生命在茫茫戈壁中傲然挺立,那是在绝境中不屈不挠、在风沙里勇往直前的执着与顽强。这不正是他要追寻的胡杨精神吗?只要精神不倒、意志不垮、奋斗不止,边疆人民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幸福。

援疆的经历让张辉深刻感受到当地群众的纯朴善良,也让他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援疆是付出,也是收获。援疆的经历让我真切地理解了‘家国’的意义。”张辉说,法律不仅守护公平正义,更守护生活的烟火气。因此,面对每一个案件,无论大小,他都告诫自己:“我手中的法槌敲响的不仅是法律的权威,还是民心。司法为民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办好每一件‘小案’的坚持。”(张丽霞)

编辑:林辉  审核 :莫韶华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