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法讲堂丨中牟法院调解员温情化解一起同学间借贷纠纷

2025年08月22日14:17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刚踏入社会的年轻同学,一方热心介绍工作,一方倾囊相助出借工资。然而,当借款迟迟不还,昔日同窗情谊面临考验。是法庭相见?还是握手言和?

近日,中牟县人民法院郑庵镇人民调解员魏书文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成功化解了这起借贷纠纷,不仅让原告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也让被告深刻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为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上了一堂生动的诚信与法治课。

原告小张与被告系同学关系,经被告介绍找到了一份工作,交纳了50元押金后上班,入职半月后获工资1412元,当天即被被告以走账为由借走。后来,被告又以打官司需诉讼费为由向小张借款380元。面对老同学的请求,小张两次都选择了信任。然而,当他多次催要借款时,被告均找理由进行推脱,原告无奈之下诉至中牟县人民法院。

案件由郑庵镇调解员魏书文负责调解。他联系被告遭拒,后又通过其父母劝说,被告才同意到场。调解现场,被告坦称因做生意赔光无力偿还。考虑到被告刚成年、社会经验不足,调解员邀请其父母参与调解。被告父母得知情况后愿意先替儿子还款,被告也主动提出要向原告道歉。最终,被告在父母支持下一次性还清欠款,同学二人冰释前嫌。

以案释法来啦!

1.警惕“押金”陷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2.借贷需谨慎,凭证是关键:民间借贷需建立在自愿、合法的基础上。即使是同学、朋友之间借款,也应保留借条、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有效凭证,明确借款金额、用途、还款期限等。

3.诚信为本,履约担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了借款人的还款义务。借款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按约定还款。逃避债务不仅损害他人权益,更可能面临法律追责,甚至影响个人征信。

4.家庭是港湾,教育需及时:年轻人涉世未深,犯错难免。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发现问题及时引导教育。

5.调解优势显,省时省力解纷争:调解具有程序简便、不伤和气、效率高等显著优势。本案通过调解,以“省时、省钱、省力”的方式解决纠纷,展现了调解的高效便捷。(王君杰)


编辑:林辉  审核 :安艳鸽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