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多亏了你们,我们的血汗钱终于有了着落!”近日,在邓州市综治中心调解室内,陈某某等七名农民工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这一刻,被拖欠的6.7万元劳务报酬纠纷在“法院+综治”联动机制的高效运转下圆满化解,成为邓州市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又一生动实践。
这起纠纷的成功化解,展现了“法院+综治”联动模式的独特优势。综治中心充分发挥“前沿哨所”作用,第一时间启动民生案件“绿色通道”;法院速裁团队迅速响应,派驻法官提前介入,为农民工提供专业的法律指导。这种“综治搭台、法院唱戏”的工作模式,让司法服务从“被动等案”变为“主动解纷”,实现了矛盾纠纷的精准分流、高效化解。
法官张文涛在调解过程中,既坚守法律底线,明确责任划分,又注重调解艺术,促进双方互谅互让。最终达成的分期付款方案,既保障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又给承包方留下了履行空间,体现了司法温度与力度的完美结合。
这样的成功案例在邓州并非个例。数据显示,通过“法院+综治”联动机制,今年已成功调解纠纷82件,提供法律咨询160余人次,在住建、家事、劳资等重点领域化解纠纷160余件。更重要的是,这套机制形成了“调解优先、诉讼断后”的梯次解纷模式,32%的调解成功率背后,是大量矛盾纠纷被化解在诉前、解决在基层。
如今,“法院+综治”联动机制已成为邓州市基层社会治理的一张亮丽名片。这个多元解纷“新阵地”不仅畅通了群众维权渠道,更提升了矛盾纠纷化解的整体效能,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筑起了一道坚实的法治防线。(朱小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