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近年来,临颍县将巡察整改监督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责任落实为主线、监督质效为目标、成果运用为导向,构建“明责促改—协同监督—以巡促治”全周期监督闭环,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截至目前,十四届县委前十轮巡察整改问题8132个,整改率达99.84%,推动建章立制288项,党纪政务处分143人,解决民生突出问题589个,挽回经济损失217.12万元。
强化引领明责,健全机制促改。县委高度重视巡察整改工作,书记专题会和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会在每轮听取巡察情况汇报时同步听取上轮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情况汇报,提出明确要求,传导整改压力,全面压实整改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双反馈”机制,分类向被巡察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反馈问题,明确新旧领导交接整改责任,杜绝“新官不理旧账”。着力完善制度机制,出台《临颍县加强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实施办法》《临颍县巡察期间边巡边改实施办法(试行)》等制度文件,明晰各方责任,构建整改监督闭环,形成联动整改工作格局。
强化协同监督,提升整改质效。建立由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牵头、县委巡察办统筹协调、县委巡察组参与的“四方会审”和“调研督查”机制。围绕问题、措施、责任、时限四要素,严审整改方案,精准指导建立“问题-任务-责任”三张清单,确保整改路径清晰、责任到人。运用“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谈话+实地督查+现场反馈”模式开展联合调研督查,杜绝文字整改、部分整改。前十轮调研督查中,现场反馈问题570余条。召开巡察整改评估认定会,综合实地调研情况及相关职能部门意见,综合评估整改成效。
强化以巡促治,深化成果运用。建立巡察问题集中移交与跟踪机制,每轮巡察后将行业性、系统性问题书面通报相关职能部门并提出巡察建议,督促开展专项整治。十四届县委先后向农业农村、教育、民政、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有关职能提出巡察建议28次,推动开展了农田机井问题、农村违规合同清理、养老服务机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学校财务审计、应急物资储备排查整治等20多项专项整治工作。通过多部门协同发力,有力推动了行业系统性问题整改,切实发挥了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的综合效应。(褚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