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今年以来,邓州市金融监管支局聚焦精准投放、规范管理、风险防控等关键环节,扎实推进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管理工作,并取得积极成效。
强化统筹协调,构建高效工作机制
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作为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邓州金融监管支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牵头构建了“政府主导、金融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联合市乡村振兴局、财政局等部门组建专项工作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协调解决信贷投放、风险处置等关键环节的突出问题。形成工作合力,为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的扎实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精准对接需求,提升信贷投放质效
围绕“应贷尽贷、精准放贷”的目标,邓州市金融监管支局引导辖区金融机构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建立需求台账并实行动态管理,以确保“不漏一户、不少一人”。通过定期走访、电话沟通等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和资金需求变化,确保需求台账能够准确反映实际情况。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发放扶贫贷款7321笔,金额4.1亿元,覆盖脱贫人口27856户,带动30850人实现稳定增收。
据了解,桑庄镇的李大叔,家中有三口人,妻子身体不好,孩子正在上大学,家庭经济负担较重。李大叔一直有发展养殖业的想法,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金融机构在走访中了解到他的情况后,根据他的需求和实际情况,为他发放了5万元的小额信贷。拿到贷款后,李大叔购买了10头仔猪和相关的养殖设备,搞起了家庭养猪场。在他的精心照料下,仔猪茁壮成长,几个月后就出栏销售,获得了可观的收入。如今,李大叔的养猪场规模不断扩大,家庭经济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成功实现了稳定增收。
规范管理流程,筑牢风险防控底线
为确保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邓州市金融监管支局指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贷款使用情况的管理,规范管理流程,筑牢风险防控底线。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询问等方式,严格核查借款人资格条件,重点关注还款能力、产业项目可行性及信用状况。对于发现的“户贷企用”“冒名贷款”等违规行为,坚决予以杜绝。同时,深入了解产业经营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资金使用中的问题,防止资金闲置或挪用。督促金融机构建立逾期贷款预警机制,对即将到期的贷款提前3天提醒还款。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及时通知借款人做好还款准备,避免出现逾期情况,风险总体处于可控状态。
聚焦重点工作,推动持续发展
下一步,邓州市金融监管支局将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推动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强化政策宣传。通过“金融夜校”“田间课堂”等形式,加大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宣传力度。“金融夜校”利用晚上的时间,在村里的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举办政策讲座,邀请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为村民讲解小额信贷政策的相关知识,现场解答村民的疑问。“田间课堂”则将政策宣传搬到田间地头,在村民劳作休息的间隙,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们宣传政策,让村民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小额信贷政策。通过这些多样化的宣传形式,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和诚信意识。
提升服务质效。推动金融机构进一步下沉服务重心,在乡镇(村)设立服务站点,配备专职客户经理。服务站点的设立,将金融服务延伸到了村民的家门口,方便了村民办理贷款业务。专职客户经理熟悉小额信贷政策和业务流程,能够为脱贫人口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实现从贷款申请到发放的全程跟踪指导,提供全方位帮扶。
深化产业协同。联合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部门开展产业技能培训,引导脱贫人口依托本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农业农村部门的技术专家为村民提供专业的产业技能培训,传授种植、养殖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乡村振兴部门提供市场信息和产业发展规划指导,协助脱贫人口选择适宜本地发展的特色产业项目。
邓州市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的实践探索,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邓州市金融监管支局将继续优化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水平,加大政策宣传和产业协同力度,让小额信贷这一金融活水更好赋能乡村振兴,助力更多脱贫人口实现稳定增收,迈向共同富裕。(郭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