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近日,潢川县自然资源局将不动产“登记难”列为重点攻坚任务,通过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成功化解了10批因历史遗留导致的不动产“登记难”积案,惠及522户群众,让期盼已久的“红本本”顺利发放,切实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以实际行动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分类施策破解历史遗留困局。不动产“登记难”问题成因复杂,涉及用地审批、规划验收、税费清缴等多重历史遗留障碍。潢川县自然资源局坚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依法依规”原则,组织专人对全县登记难题进行全面摸排,建立“一项目一方案、一户一档案”工作台账。针对开发企业失联、资料缺失、权属不清等共性问题,通过部门联动、容缺受理、证缴分离等创新举措,逐一打通堵点;对资金链断裂项目,协调法院、税务等部门优先保障无过错业主权益;对手续不全项目,推行“主要材料先行办、次要材料容缺补”机制;对行动不便群众,提供上门收件、全程帮办服务,确保“应登尽登、能登快登”。
242本权证彰显民生温度。“困扰8年的房产证终于拿到了,孩子上学、抵押贷款再也不用犯愁了!”家住华英壹号院的居民王女士激动地说。据悉,该小区因开发商未完成竣工验收备案,业主长期无法办证。潢川县登记中心主动对接住建、消防等部门,指导开发企业补充完善材料,推动项目通过联合验收,顺利为购房群众办理了转移登记。今年以来,类似案例在全县多点开花:通过“证缴分离”为老旧小区居民压缩办理时限60%;为残疾、高龄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6次;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开发商不开具购房发票导致群众无法办证”的普遍性问题,已向县税务部门移交10批,522本红彤彤的不动产权证书陆续发放到群众手中,解决了落户、入学、融资等一系列民生难题。
从“解旧账”到“防新忧”。在着力化解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潢川县自然资源局同步聚焦源头治理,积极构建防范新增“登记难”问题的长效机制。通过深化“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实现与住建、税务等部门的数据互通共享与业务协同联动,依托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服务效能。创新推行“交房即交证”“带押过户”等便民利企服务举措,开辟“登记难”问题化解绿色通道,结合“容缺办理”“证缴分离”“错峰受理”等机制,持续优化登记流程、压缩办理时限。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设立“登记难”受理咨询台并实行周六不打烊服务,从根本上构建起“预防为先、过程管控、快速响应、高效处置”的全链条治理体系,实现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的服务目标。(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