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近期,焦作沁阳市常平乡将“乡村著名行动”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通过“织地名网、树标识牌、讲地名故事”三大举措,让12条承载乡愁记忆的道路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坐标”,实现地名管理与基层党建的深度融合。
党建引领,科学规划织密地名网络
常平乡依托国家地名信息库及高清影像图,组织党员干部对全乡12个行政村开展拉网式普查。通过“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模式,采集道路长度、宽度、历史渊源等信息,确保“一路一特色、一名一文化”。党员干部带头挖掘“奎星路”“林溪路”等12条新路名背后的非遗文化、山水景观和人文愿景,让地名成为传承乡愁的“活化石”。
群众参与,文化赋能打造诗意路标
坚持“村民提、代表议、支部审”工作机制,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征集群众意见23条,最终确定“文化非遗、山水景观、人文愿景”三大命名主题。党员干部入户讲解地名文化,协调解决命名争议,确保新路名既体现民意又彰显特色。同步制作地名来源二维码,群众“一扫即知”地名典故,实现“有名更有实”。
规范设标,便民利民助力产业发展
常平乡统筹推进路牌安装工程,12块特色路牌全部配套二维码,构建“智慧地名”服务体系。建立“季度巡检+动态维护”机制,党员干部带头排查路牌完好度,确保二维码链接实时更新,为寄递物流、应急指挥、乡村旅游提供精准地址服务。(孙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