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近日,中牟县人民法院成功化解一起标的20万元,几乎令发小反目的民间借贷纠纷。诉调对接科负责人逯丰源从法律角度厘清责任边界,特邀调解员李文立、党心常,通过“情绪降温—关键突破—循序渐进”的调解策略,修复当事人情感裂痕,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分期偿还的调解协议,让这对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重拾邻里情谊。
借款埋隐患 发小对簿公堂
朱某与王某既是邻居,又是自幼一起成长的好友。王某因资金周转向朱某借款20万元,由亲属王小某提供房产抵押。然而借款到期后,王某未能偿还,朱某多次催要未果,只得诉至中牟县人民法院,要求王某偿还借款本金并支付利息,并主张对抵押房产的优先受偿权。
调解遇僵局:先“降温”再“蓄力”
“王某指责朱某不顾情面,朱某则怒斥对方忘恩负义。”第一次调解时,面对剑拔弩张的局面,调解团队果断按下“暂停键”,采取“背靠背”方式分开沟通,为情绪“降温”。逯丰源从法律角度厘清责任,调解员则打起“感情牌”:“四十多年的交情,真要因为这笔钱彻底断了吗?”
关键转折:抓住“破冰”时机
经过“情绪降温”,王某态度明显软化,主动提出分期还款,调解团队抓住契机组织面对面协商。逯丰源当场为王某计算不同还款方案的成本,李文立则趁热打铁:“老朱你看,小王同意分期偿还,这份诚意是不是该给小王个机会?”最终,朱某同意减免部分利息,王某承诺在限期还款。签订协议时,王某感慨道:“多亏你们,不然我不仅丢了房子,更寒了兄弟的心。”
这起民间借贷纠纷的成功化解,实现了法、理、情的平衡,既保障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又给债务人的生计留有空间,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中牟法院的实践——当法律的天平注入情理的砝码,即便对簿公堂的双方,也能找回那份最初的邻里温情。
调解心得:
谈起调解心得,调解员李文立有着自己独到而深刻的理解。在他看来,案件调解成功的关键在于三点:一是“冷静期”让当事人回归理性;二是“法律账”与“感情账”双管齐下;三是抓住让步意愿出现的“黄金窗口期”。他用更生活化的比喻补充道:“处理纠纷就像煮粥,火太猛会煳锅,要文火慢熬。我们先帮他们‘消消气’,再‘添把柴’,最后‘掀锅盖’的时机恰到好处。”(王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