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文体中心航拍图(安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河南安阳:
千年古都文旅融合焕发新活力
中国城市报记者 胡安华
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河南省安阳市,是世界级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也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祥地,更是红旗渠精神的诞生地,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馈赠。日前,第二届国际民间社会共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交流大会“品味中国·安阳时刻”主题活动在安阳启幕。中外嘉宾以甲骨文为文化纽带,共话文明互鉴,为安阳打造世界级文化地标注入新动能。
从破译“一片甲骨惊天下”的历史密码,到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文旅标杆,安阳如何书写新时代“古都复兴记”?这座城市正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创新模式,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
古都蝶变启新程
安阳自古便是中原文化的核心区域,拥有殷墟、甲骨文、红旗渠等文化资源。“十四五”以来,安阳市委、市政府以“更聚焦、更市场、更具体”为发展导向,将文旅融合作为城市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通过制度创新与科技赋能,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协同发展。
2022年,安阳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一高地一区三中心”战略定位:以红旗渠精神为内核的文化高地、跨区域协同发展引领区,以及区域先进制造业、文旅融合、交通物流三大中心。该方案为安阳文旅融合划定路线图,明确“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的阶段性目标。此后,安阳陆续出台配套政策,形成“1+N”政策体系,针对文旅融合提出“三个一批”工程:建设一批数字文旅示范项目、培育一批文创领军企业、打造一批国际研学基地。
作为政策落地的标杆项目,2024年开馆的殷墟博物馆新馆采用全球首创的“地层悬浮”设计,将考古发掘现场转化为沉浸式展陈空间。馆内运用全息投影、AI交互等技术重现“甲骨占卜”“妇好出征”等历史场景,年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获评“全国十大精品展陈”。中国文字博物馆同步推出“汉字冒险世界”研学项目,通过解密甲骨文、活字印刷等互动体验,年服务青少年50万人次,带动周边文创销售额突破2亿元。其开发的“甲骨文数字盲盒”入选全国文旅创新案例,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的精准对接融合。
资料图
数据显示,2025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安阳市累计接待游客680.79万人次,旅游收入45.24亿元,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127%和153%。游客结构显著优化:35岁以下年轻群体占比达58%,过夜游客平均停留时长从1.2天延长至2.8天,“文化深度游”正取代“打卡式旅游”成为主流。
“安阳的实践表明,当政策设计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文化遗产完全能成为城市发展的战略资源。”安阳市文广体旅局局长刘洁华分析介绍,目前,安阳正谋划建设甲骨文智算中心、红旗渠精神国际研学营地等新项目,持续拓展甲骨文之乡的城市品牌内涵。从殷墟甲骨的千年回响,到数字技术的创新表达,这座古都正以文化为帆,驶向文旅融合的新蓝海。
博物馆城铸文魂
提及安阳的文旅特色,当地人首推参观博物馆。安阳有殷墟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等诸多博物馆,这些博物馆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安阳的文化地标。
殷墟博物馆作为我国首个全景式展现殷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自开馆以来便备受瞩目。该馆凭借丰富的文物展陈和先进的科技手段,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殷商文明。据统计,自2024年2月开馆以来,殷墟博物馆已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80万人次,成为全国文博界的“顶流”。
中国文字博物馆是全球唯一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它通过系统完整的中国文字文化展陈体系,向世界展示了汉字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
“安阳的博物馆不仅在数量上占据优势,更在创新上持续发力。比如通过引入数字化技术、沉浸式体验等现代科技手段,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动’起来。”安阳市文物局局长李晓阳表示,把博物馆打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高地、“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提升安阳城市品质的有力抓手,让博物馆成为提升民众精神文化消费和生活幸福感的重要场所,让参观游览博物馆成为一种美好生活的方式。
中国城市报记者走访殷墟博物馆印证了这一观点。在《再现·大邑商》数字体验项目中,XR技术让游客穿越时空与商王武丁对话,感受商王朝的盛世辉煌。中国文字博物馆的甲骨文数字化展示项目则通过裸眼3D技术,将古老的甲骨文呈现在游客面前,让人仿佛置身于三千年前的大邑商。
资料图
除了博物馆自身的特色展示,各类文化活动也是安阳以博物馆为核心,辐射出的新亮点。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等活动的举办,进一步提升了博物馆的文化影响力和社会关注度。
通过“博物馆+”战略的实施,安阳将博物馆与教育、科技、旅游、传媒、设计等领域深度融合,推动了文旅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在文创产品开发方面,安阳依托博物馆的文化资源,推出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还通过发展博物馆旅游、研学旅游等新型旅游业态,进一步拓展了文旅市场的空间。
文旅安阳向未来
如今,安阳在文旅融合发展的道路上,积极探索“文旅+百业”的新模式。通过“文旅+演艺”“文旅+餐饮”“文旅+美宿”“文旅+交通”等多种形式的跨界融合,成功打造了一系列具有独特魅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文旅产品。
在“文旅+演艺”方面,安阳推出了《太行·红日》《洹溯·大邑商》等大型实景演出;在“文旅+餐饮”方面,安阳深入挖掘地方美食文化,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产品。演出和美食不仅满足了游客的视觉感官和味蕾,也让安阳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入人心。
资料图
此外,安阳在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成功打造了一系列智慧旅游项目,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旅游体验。
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安阳文旅”智慧旅游服务平台的上线运营,整合了安阳市主要景区景点、酒店民宿、餐饮美食、旅游线路等涉旅资源,通过政策引导、市场运营、数字技术构建了安阳文旅产业融合平台。游客可以通过该平台轻松获取旅游信息、预订旅游产品、享受旅游服务,实现“一部手机游安阳”的便捷体验。
在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安阳始终坚持开放合作的理念。比如通过发布精品旅游线路、签约合作项目等方式,成功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旅游。
在前不久举办的“2025安阳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暨入境旅游推进会”上,安阳发布了三条串联起文明根脉、山水灵韵与市井烟火的精品旅游线路;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景区、太行大峡谷景区等多家本地文旅文创企业、旅游景区还与国外同行签约合作项目,推动入境游发展;安阳向世界发出了跨越三千年的邀约。
安阳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安阳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深化考古研究与文字解读、创新数字化呈现方式等措施,不断提升殷墟甲骨文的世界影响力。同时,不断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文旅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旅品牌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