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新区:党建引领“小网格”绣出治理“大图景”

2025年09月24日16:34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以前办个事要跑几个地方,现在扫个码,问题反映上去,很快就有网格员跟进,还能送证上门,省心又省力!”老商户杨志伟感慨道。在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由中牟新区党工委联合万邦集团创新推出的“万事无忧—码上办”线上小程序成为商户口中的热点话题。

相关数据表明,“码上办”上线以来已累计响应商户诉求数百件,送证上门超200次,成为市场内触手可及的“贴心管家”。

据了解,中牟新区立足现代化建设和城市治理规律,精心编织了“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体系”,立足“党建引领、网格为基、数智赋能、多元共治”,将全域科学划设为1027个网格,建立网格党组织,成立网格队伍,职能部门下沉网格,努力推进“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强化核心引领,筑牢治理“主心骨”

构建严密组织体系,确保“如身使臂,如臂使指”。中牟新区在网格建强党组织、社区(村)建立党支部、小区(楼院)楼栋建立党小组、微网格配备党建指导员,织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网格组织体系,将党组织的根系深深扎进基层土壤。

创新党管治理机制,把稳治理“方向盘”。探索“党管决策、党管治理、党管数据、党管平台”的新机制,成立由新区党工委主导的智慧城市运行办公室,统筹推进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智慧城市建设和数据要素改革。明确“三级书记”抓治理责任清单,形成“党工委主导、街道(乡镇)主战、社区落实”的权责清晰、联动高效的责任链条。

推动党建带群建促社建,画好共治“同心圆”。积极推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资源融入网格,大力孵化培育社会组织,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引导“三新”群体成为基层治理的“前哨探头”和“流动卫士”,让党的旗帜在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经络上高高飘扬。

深化网格赋能,打造治理“前沿岗”

网格是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网格的效能直接决定治理的成败。中牟新区坚持“一格管全面”,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力量下沉。

科学划格,实现全域覆盖。按照“规模适度、边界清晰、方便管理、无缝覆盖”的原则,在城市社区划分基础网格171个、微网格1092个;在农村以村民小组为基础划分网格833个;针对万邦市场、文旅景区等特殊区域设立专属网格,构建起覆盖城乡、贯通重点、无缝衔接的“全域一张网”。

力量聚格,建强治理队伍。整合组建了一支由4539名专兼职网格员组成的网格化治理队伍;按照“每万人18名”标准,充实配齐社区工作者;推动新区2656名机关干部下沉网格;选派区直部门198名优秀年轻干部进网格历练;吸纳新就业群体和广大老党员、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劳模“五老”人员共同参与治理。

智能强格,提升响应速率。为网格员配备移动智能终端,通过网格化平台,网格员可以实时上报问题、接收指令、核查反馈,实现了对群众诉求和城市事件的快速发现、快速上报、快速处置。

驱动数智融合,构建治理“智慧脑”

中牟新区深刻把握“数智赋能”这一关键变量,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科技深度融入治理实践,打造“一屏观全域、一网揽全局”的智慧治理新模式。

夯实“一平台”数据底座。高标准建设新区新型智慧城市运行中心,作为城市治理的“智能中枢”。打破数据壁垒,归集整合“人、地、物、事、情、组织”等全域全量数据资源,构建起统一、高效、安全的数据资源体系,为精准决策、高效调度提供强大支撑。

推进“多网”深度融合。强力推动党建网、政务网、视联网、物联网“四网融合”,并积极推动12345热线、110非警务警情、数字城管、市场监管、文明创建等多个业务系统与网格化平台对接融合,工单直达一线处置人员,大幅提升了民生诉求解决效率。

实现“一屏”直观指挥。在城运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城市运行关键指标、重点区域实时画面、事件处置动态进度等信息一目了然。借助接入的7228路视频监控、18.5万台物联设备,可以对城市运行状态进行实时感知、智能预警和协同指挥,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见”的转变。

据悉,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体系建立以来,累计流转处置群众事件34.3万余件,群众满意率99.1%。(王君杰 张晨 白漫潇/文图)

编辑:林辉  审核 :刘杨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