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博望镇第二初级中学教师张英:扎根乡村育桃李 躬耕教坛守初心

2025年09月25日16:15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9月25日清晨,方城县博望镇第二初级中学教师张英就早早来到教室,为学生们辅导语文诵读。

参加教育教学工作25年来,张英扎根乡村,无怨无悔,倾情付出,诠释了一名乡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如今,她已成为中小学高级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南阳市刘帅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

“让语文课堂成为生命拔节生长的沃土”,这是张英的教学追求。面对乡村学生语文基础相对薄弱的状况,她始终坚信“方法是打开智慧的钥匙”。

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张英引导学生利用周末和节假日,观察记录家乡的四季景观、风土人情、身边故事,并运用小组合作、情景模拟、课本剧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思考热情。结合学生实际,实施分层教学,制定“每日摘抄+每周微练笔+每月面批”的个性化辅导计划。精心设计弹性作业,如学习《藤野先生》后,基础作业是梳理关键事件,提升作业是分析鲁迅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拓展作业是写一篇优秀教师的人物侧记。她还利用课后服务组建社团,开展“名著阅读漂流瓶”“诗词飞花令”等活动,让语文学习走出课本。

作为乡村教师,除了教育教学之外,张英也经常承担起留守孩子母亲的职责。2024年寒冬的一个深夜,刚查完寝躺下的她被急促的电话惊醒:一名学生突发高烧!她立即起身,顶着刺骨寒风,骑电动车将孩子送往镇卫生院治疗。面对远在外地务工的家长的泣谢,她说:“他是我的学生,也是我的孩子。”这份超越血缘的关爱,是她高尚师德最生动的注解。

针对班级留守儿童较多、青春期心理问题凸显的情况,张英设立“心灵树洞”悄悄话信箱。通过书信的形式与孩子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情感,给予他们鼓励和温暖。她还坚持进行家访,每学期必访,重点学生常访,足迹遍布博望镇的沟沟坎坎。

学生小棋曾经是重点家访对象,母亲早逝,父亲常年在外地务工,他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一到周末和假期,小棋就沉浸在手机游戏中,奶奶无力又无奈。张英了解情况后,利用周末时间,一次次对小棋进行家访。第一次家访,张英没有责备,她只是轻声地询问:“这游戏,真的让你更开心吗?”小棋沉默着,透过他的眼睛,张英看到了这个少年的困惑和迷茫,她明白这是孤独的少年在虚拟的世界里寻找精神寄托。第二次家访,张英带了个篮球,拉着小棋去村头球场奔跑、跳跃,让汗水浸湿衣衫。小棋脸上有了久违的专注与亮光,那是一种比游戏胜利更真实的活力。第三次家访,张英带来了课本和习题,她耐心地为小棋梳理落下的功课。她还在班级里悄悄编织了一张温暖的网——让几个热心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主动邀请小棋加入。慢慢地,课间的讨论、放学的同行、鼓励的话语,填补了小棋内心的空白。第四次家访,小棋主动将手机递到奶奶手中,低声说:“奶,你帮我收着,以后只周末做完功课玩一会儿。”那部曾如枷锁般捆绑他的手机,却成为一名青少年交付信任、决心回归现实的郑重承诺。那年,小棋如愿以偿地考上方城县第一高中,更在2025年的高考中圆梦理想大学。

面对多次调往城区名校的机会,张英还是舍弃不了乡村孩子。“乡村的孩子更需要我!”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她的教育初心。她用实际行动,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信念化作日复一日的坚守和责无旁贷的执着。(薛小磊 张栋察)

编辑:林辉  审核 :莫韶华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