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近日,中牟新区雁鸣湖镇“法治夜校”专场法治讲座走进镇机关,增强机关干部职工法治素养,提升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镇机关各办公室、镇域各行政村相关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本次讲座聚焦基层工作中可能面临的“民转刑”风险,围绕“民转刑”案件的预防与处置展开深入讲解,主讲人系统梳理并讲解了三大核心内容。
明晰案件性质,认清“民转刑”潜在危害
讲座首先明确了“民转刑”案件,即因民事纠纷激化而转化形成的刑事犯罪案件的基本概念与法律特征。深入剖析了此类案件通常具有的突发性、隐蔽性以及后果严重性等特点,强调了其在破坏社会和谐稳定、对当事人及其家庭造成不可挽回伤害方面的巨大危害,引导与会人员从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宁的高度,充分认识防范“民转刑”案件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剖析典型案例,汲取“民转刑”深刻教训
为使理论讲解更加生动、更具警示意义,讲座结合近年来各地发生的典型“民转刑”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通过还原邻里纠纷、婚恋矛盾、债务争议、土地权益等常见民事纠纷未能得到及时有效化解,最终导致矛盾升级、演变为故意伤害、非法拘禁甚至更严重刑事犯罪的真实案例,直观展示了矛盾积累、激化的过程及其惨痛后果。案例教学使与会人员对“民转刑”案件的演变规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起到了强烈的警示作用。
聚焦源头预防,掌握“民转刑”防范要领
针对如何有效防止“民转刑”案件的发生,讲座中提出了具体可行的防范策略与方法。
强化风险排查预警:要求镇政府各部门、各行政村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增强敏锐性,主动排查发现辖区内、主管领域内存在的可能引发“民转刑”案件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和风险预警机制。
提升调解化解效能: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多元化解机制作用,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注重调解技巧与法律适用,提高调解的成功率和公信力。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引导群众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观念,理性表达诉求,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纠纷。
健全联动处置机制:加强司法所、派出所、基层网格及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形成信息互通、工作联动、矛盾联调的强大合力,确保一旦发现纠纷激化苗头,能够快速响应、有效干预。
雁鸣湖镇此次“法治夜校”进机关活动,内容紧贴基层工作实际,案例丰富、讲解透彻,有效提升了机关干部、村干部对“民转刑”案件的认知水平和防范意识。大家纷纷表示,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践,更加注重在日常工作中排查风险、化解矛盾、引导舆论,努力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早、化解在小,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雁鸣湖、法治雁鸣湖贡献力量,共同守护辖区的和谐与稳定。(万俊超/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