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近日,居民董先生满面愁容地走进中牟新区政务服务大厅,向医保窗口工作人员反映他的电子医保码突然“失灵”了,手机上显示的参保地竟是“广东”,这给他近期就医购药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同志,你看这咋回事?我一直在咱中牟参保,这咋还被‘搬’到广东去了?”董先生举着手机,语气中充满了困惑与无奈。
群众事,无小事。医保窗口工作人员立即在后台医保系统内仔细核对他的参保信息。然而,系统内登记的姓名、身份证号、参保地均显示为“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并无任何异常。
问题不在“大本营”,那很可能出在“最后一公里”上。凭借工作经验,医保中心工作人员判断问题可能源于第三方平台(如支付宝、微信)的缓存或信息绑定错误。于是详细指导董先生一步步处理,协助他将支付宝App内绑定的医保凭证解除,然后引导他重新扫码、人脸识别、进行身份认证和激活。一番操作后,当“河南省郑州市”的字样清晰地出现在电子医保码下方时,董先生紧锁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好了,显示咱中牟了,真是太谢谢你们了,可算解决了我的大难题!”
一枚小小的电子医保码,看似只是手机屏幕上的一个二维码,却是连接群众与医保服务的重要桥梁,承载着他们看病报销的切身利益。它的每一次“卡壳”,对于使用者而言,都可能是一次实实在在的“梗阻”。
医保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医保服务工作既要扎根于扎实的政策功底和系统操作,更要有一颗为民服务的初心。面对群众的问题,不能局限于“系统查无异常”就止步,而要多想一步、多问一句、多试一招,用自己的“多操心”换来群众的“少烦心”,用高效、精准、有温度的服务,让医保政策真正落到实处。(王聪/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