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河网讯 巍巍伏牛山,莽莽宝天曼。作为镶嵌在内乡“文旅名县”远景目标上最璀璨的绿色明珠,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仅是大自然馈赠的生态宝库,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地。作为护林员,守护这片生物多样性区域意味承载数千种珍稀动植物的生命密码之责任,更肩负着内乡县“文旅名县”战略的核心引擎使命。
如今,在办公室轻点鼠标就能实现保护区林地科研工作的前期规划,这是新时代生态守护者的独特创新方式。在宝天曼,每位护林员心中都植根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坚定信念,面对保护区复杂的地形和繁重任务,护林员们都展现出非凡的毅力。资深护林员樊国华虽只有高中学历,却在宝天曼工作了二十余载,他带领团队勤奋钻研,构建了前沿的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现在,护林员们不用上山,鼠标一点就能了解地形面貌、珍稀动植物数据等信息。区内高清双目摄像头、红外相机覆盖林区各个地方全天候对宝天曼进行不间断监测,科技赋能使宝天曼的生态保护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高级工程师刘晓静从华南植物园毕业后,就从洛阳来到宝天曼,在这里安家,把宝天曼当作第二个“娘家”。她怀揣对生态保护事业的挚爱,带领女子科普团队开展科普调研,即使在险路上摔伤,腿上留下永久伤疤,也从未动摇。
面对保护区复杂多变的野外环境,支撑护林员跋山涉水、风雨无阻的,正是这份植根于心的信念——守护好每一株红豆杉、每一只林麝、每一片原始森林,就是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在日复一日的动植物保护、科研监测与科普宣教等工作中,护林员们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守护着每一寸绿地,用红外相机记录着野生动物的一举一动,用智慧化手段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近年来,内乡宝天曼管理局依托资源禀赋,建成博物馆、科普廊道、康养步道、研学基地等完善的宣教场所,培养“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自然教育师”等专业人才,开发“森林水库的秘密”“宝天曼四库探究”等课程,通过进学校、进社区开展生物多样性宣传活动,年受众人数达近万人次,在社会中形成了“你我共同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良好态势。同时保护区举办杜鹃花文化旅游季、登山节等活动,积极推动生态保护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为全国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南阳经验”。
接下来,新时代的宝天曼人将继续扛稳生态保护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用心用力用情守护宝天曼这片原始森林,为乡村振兴、绿色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据悉,宝天曼保护区先后获得了“全国林草科普基地”“全国生态教育基地”“梁希科普活动奖”“国家林业和草原长期科研基地”等近20余项荣誉桂冠。(闫博/文图)
首页